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大战四平
。为躲避敌机空袭,原拟昼伏夜行,可国民党军追击极为迅速,他们乘坐卡车长驱直入,甚至跑到民主联军的前面去了。国、共双方军队在广阔的关东平原形成多路平行并进的局面,敌机在空中辨不清敌友,无法投弹射击,于是都飞到长春去了。

    5月22日,新6军进占范家屯、东丰,其先头部队的汽车已开到长春郊外。次日,新6军主力进入长春市区。

    蒋军占领长春的当天,毛泽东还致电林彪、彭真等:

    望坚守公主岭,如公主岭不能守,应坚守长春,以待谈判。立即部署公主岭及长春的守备。我们正在南京谈判让出长春,交换别的有利条件,但必须守住长春,方利谈判,否则不利。

    东北局于5月19日开会,决定弃守长春。在这次会议中,抱病从大连匆匆赶来的罗荣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说:“长春、吉林都是大城市,不利于防守,防线又宽,现在部队打得很疲劳,如果守长春,敌人从梅河口沿奉吉线插到吉林,就会把我们的后方打得稀烂,不但长春守不住,非退到西满蒙古大沙漠不可。我赞成撤出长春,一直退到松花江以北。”东北局通过了罗荣桓的意见,从5月19日开始就部署从长春撤离。因此,林彪也没有必要在长春以南组织新的防线。

    四平战役后的形势自然要影响到南京的谈判。当白崇禧带来有绝对把握攻占长春的信息之后,蒋介石的态度立刻强硬起来,他要求马歇尔向中共代表转达他为和平开出的价码:“国军占领长春后,立即停火。”由“长春共管”又向前跨了一步。

    23日,杜聿明电告南京已占领长春,其部正向永吉前进。蒋介石闻此喜讯,又将占领长春后停火的动议推翻了,提出了更高的价码。总之他要让马歇尔和周恩来都无法接受他的苛刻条件,这样他的军队就可在停战之前占领更多的地方。

    周恩来当然不会答应对方越来越苛刻的条件,延安的谈判底线是“让到长春双方不驻兵为止”。在南京的谈判又陷入僵局。蒋介石屁股一拍,准备走了。他对忧心忡忡的马歇尔说:“你去劝说中共妥协吧!我给他们时间考虑政府方面的最新动议,我要离开南京一段时间。”

    “你去哪里?”马歇尔不解地说,“中共的态度显然软下来了,正是达成东北停火的好时机,你离开南京干什么?”

    “我去沈阳。”蒋介石说,“我很快就会回来。”

    事实上,蒋介石一去就是十几天。马歇尔后来说蒋此次出巡“几乎发生了完全灾难性的影响”。

    5月23日,蒋介石飞抵沈阳。当日,他通过电话了解到各路大军均进展顺利,前线将领说共军无招架之力,正落荒而逃。蒋介石第二天就致电马歇尔,又开出了新的价码:中共必须同意政府军有权接收东北主权并恢复交通。也就是说,蒋军在东北的行动不受限制,打着接收主权的招牌想占哪里就占哪里。

    当时,苏军已从东北完全撤离,根本不存在主权接收的问题。蒋介石漫天要价,让对方无法接受。毛泽东十分愤慨,致电周恩来:

    我方让步至长春双方不驻兵为止,此外一概不能再让,美蒋要打由他们打去,要占地由他们占去,我方绝不承认他们的打与占为合法。

    蒋介石到达沈阳的当天,民主联军南满部队趁蒋军主力北犯之机,发起了鞍(山)海(城)战役。第184师师长潘朔端迭电告急,该师为滇军龙云旧部,分驻于鞍山、海城、大石桥、营口等地,兵力分散,武器装备和战力都无法与其他部队相比。杜聿明急调数十列火车,令新1军星夜驰援。杜恐孙立人不服从命令,去沈阳见蒋介石,说:“184师乃龙云旧部,士气低,战力弱,又分驻多地,现遭共军围攻,若救援不及有全师尽墨之危险;学生已令新1军星夜驰援。若孙立人来见,请校长督促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四野战军简介 >第四野战军目录 > 第三章 大战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