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战四平
按令执行。”
蒋介石被一连串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当面答应了杜聿明的请求,可是当孙立人前来晋见之时已忘得一干二净。
第二天,蒋介石邀杜聿明共进早餐,席间蒋说:“新1军连续苦战,疲惫不堪,我已答允孙立人的请求,令该军休息三天,再去解184师之围。你令184师坚守待援。”
杜聿明一听,心里叫苦不迭:老头子真是糊涂了,情况如此紧急,居然令新1军休息三天!他摇头道:“这样鞍山、海城会出乱子,沈阳亦将危急。”
蒋介石笑道:“不要紧,我看184师守得住。”
杜聿明无可奈何,只好一面改派第52军一个师前往增援,一面等待新1军休完三天假期。
5月28日,新1军先头部队到达辽阳时,驻守鞍山的184师一个团已被歼灭。次日,新1军在辽阳集结完毕,尚未登车,就接到184师师长潘朔端在海城起义的消息。随后,第184师驻守大石桥的一个团也被民主联军消灭。
潘朔端起义和第184师被消灭,令蒋介石十分震惊,将领们议论纷纷,都认为孙立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孙立人这次闹别扭原因何在?还是与廖耀湘争名利之故。新1军与新6军早在缅甸战场就竞争激烈。当时,廖耀湘仗打得很苦,战绩却不大;相反,孙立人常以巧取胜,战果辉煌,那时候孙明显占了上风,有一种优越感。可是四平战役后却倒过来了,特别是新6军首先占领了长春。虽然在这次进攻长春的竞赛中孙立人输了,但是他并不想放弃对长春警备司令一职的竞争。杜令他南援184师,等于剥夺了他的竞争权,他当然不服。
尽管熊式辉、杜聿明等对孙立人大为不满,但是蒋介石投鼠忌器,对有美国背景的孙立人的骄横跋扈只好听之任之,熊、杜等更是无可奈何。
5月28日,新6军先头部队攻占永吉,杜聿明的作战计划基本实现,乃亲向蒋介石报捷。
杜聿明展开地图,十分得意地说:“明天可拿下小丰满水电站,整个作战计划即将圆满实现,从此可与共军隔松花江而对峙。”
蒋介石盯着地图,沉吟半晌,询问道:“你的意思是现在下达停战令?”
杜聿明点头称是。
“不!”蒋介石指着地图上两条铁路与几条公路的交会处说,“这个地方很重要,乃交通要冲,应派一个团固守。”
杜聿明一看是拉法,长春至图们的铁路和哈尔滨至拉法的铁路在此相会,还有几条公路经过,毫无疑问是个战略要地。于是令廖耀湘派一个加强团攻占该地。
廖耀湘接令立即看出这是一着险棋,派一个团孤悬于敌方必争之要冲,其凶险可想而知。但这个主意出自蒋介石,他只好从命。当时第71军第88师配属他指挥,廖耀湘乃令该师派一个团受领此任务。后来,该团被民主联军全歼。
5月30日,蒋介石偕白崇禧飞抵长春。一下飞机,他就想起半年前会见马利诺夫斯基的情景。那时长春机场冷冷清清,迎接他的苏军代表虚假的热情就像拙劣的表演,而现在机场里人山人海,豪绅地主挥舞彩旗朝他欢呼。
蒋介石微笑着走下舷梯,确有一种君临天下的良好感觉。这是他自抗战胜利以来最愉快的一天,他的心情比月初还都南京时还要高兴。人在得意的时候最容易失去理智,就在这一天,蒋介石铸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当天,他召集杜聿明、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陈明仁等高级将领开会。蒋介石向众将领提出了一个问题:“共军的战术,究竟比在江西的时候有什么进步没有?”
众将领争先恐后地回答:“无论在四平还是在本溪的战役,共军的战术和江西时代一样,并没有多少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