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章 决战平津
北平是瓷器店没法打仗,他把边打边谈的希望寄托在天津守将陈长捷的身上。

    当然,傅作义是一相情愿。毛泽东和林彪已经认准了要全歼天津守军,迫使傅作义按中共中央的条件和平解决北平问题。

    1月13日清晨,傅作义将邓宝珊和周北峰叫到中南海居仁堂,令他们立即起程与解放军谈判。

    周北峰提醒说:“今天是1月13日,离最后期限只有十几个小时了,总司令对《谈判纪要》作何答复?”

    傅作义握住腰间的皮带,深吸一口气,憋了半天才说:“你们去吧!就说有些条款还需要商量一下。”

    周北峰立即致电平津前线司令部:“我偕邓宝珊将军今日前往,请指定路线、地点及接头办法。”

    一个小时后,解放军方面回电:“欢迎你与邓将军同来,仍在清河镇接头,我方派王科长等候你们。”

    正午刚过,邓宝珊带一名副官和十名参谋与周北峰一同乘车出德胜门。过了燕王城,他们一行四人开始下车步行。不久,见前面一棵树下拴着几匹马。走过去一问,正是前来接头的王科长。

    他们骑马到清河镇,再换乘两辆吉普车继续前行。

    “天黑前能到吗?”周北峰以为目的地仍在蓟县的八里庄。

    王科长回答说:“用不着天黑,一个多钟头就能到。”

    原来平津前线司令部已经移驻于北平郊区的通县。1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三同志组织总前委,林彪为书记,所有军事、政治、财务、经济、粮食、货币、外交、文化、党务及其他各项重要工作均归其管辖,以一事权而免分歧。两市委、两军管会关于上述工作均直向总前委请示,由总前委向中央负责。

    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从通县以西的宋庄来到五里桥,在这里与邓宝珊、周北峰展开第三轮会谈。华北军区作战处长唐永健做记录,唐与邓宝珊在抗战时打过交道,算是老熟人了,安排他做记录,目的是让邓宝珊一来就有一种“故人相逢”的亲切感,以缓和气氛。

    双方在热烈的气氛中就座于长方桌的两侧。林彪做了简短的发言,表示欢迎邓宝珊、周北峰两位将军的到来。

    “上次谈判规定14日为答复的最后期限,现在只剩几个小时了。”聂荣臻收敛笑容,严肃地说。此前,毛泽东来电指示:

    甲、路透社称,天津四代表出城谈判,回城后发表书面声明,表示尚好。

    乙、天津既有单独谈判,即可单独处理,可以不包括在邓宝珊的谈判之内。

    丙、天津之敌如能接受你们所提时限缴械之条件,你们即可不经攻击而占领天津,如该敌不能接受你们所提条件,则你们应于适当时间内攻占天津。

    谈判前,林、罗、聂已经向刘亚楼下达了攻击天津的命令。

    周北峰很不自然地说:“傅先生还没有决定,请贵方宽延数日,容傅先生考虑。”

    聂荣臻说:“既然如此,这次谈判就不包括天津了,只谈北平问题。”

    邓宝珊显然没有意识到聂荣臻此话的严重性,在他的想象中陈长捷可以凭借坚固工事防守数月应无问题,而在数月之内,他在谈判桌上有足够的时间与对方周旋,以求得更为有利的和平条件。他首先推翻第二轮谈判中双方达成的《谈判纪要》中的条款,而又回到了第一轮谈判中崔载之所提的条件。他说:“我们希望与中共和各界人士共同组织华北联合政府,傅先生统率下之军队交由联合政府指挥……”

    林、罗、聂耐心地听着邓宝珊的发言,当邓宝珊提出请解放军让出南苑机场,以诱几十架大型飞机降落,可为联合政府取一大笔军用物资时,林彪再也忍耐不住了,他怀疑傅方的谈判会不会是一种阴谋,如果让南京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四野战军简介 >第四野战军目录 > 第九章 决战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