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章 决战平津
团司令官侯镜如的外甥。侯在塘沽领着五六万人马背靠大海,他的出路没有多大问题,而他在北平圆恩寺的私宅却成了李介人策动第92军起义的联络地点。李介人先策反了张伯权,继而又将军长黄翔也拉了进来。第92军秘密派人出城与解放军联系,解放军的联络员随即住进了黄翔的军部。李介人还有更大的策反计划,准备将他舅舅侯镜如的第17兵团也拉过来,他们每天通过电台与侯镜如联系,侯镜如对第92军即将起义的情况一清二楚,要不是他有海路可走,很有可能也倒戈起义了。

    当然,傅作义不是瞎子,他对第92军与解放军暗中联络的情况也很清楚。蒋系内部的分化,也是促使傅作义最终下定决心走向光明的一个重要因素。

    危城

    北平城危在旦夕,当地平民也作出了强烈反应,学生和市民天天在大街上呼口号:“强烈要求国民党军队离开北平城区!”他们对傅作义将20万军队驻在城区非常不满,不仅粮食、蔬菜日益紧张,尤其头疼的是军队纪律涣散,百姓深受其害。

    当时,傅作义唯一的供给来源是空投。时值隆冬,北海湖面上结了厚厚一层冰,这就成了一个天然的空投场,尽管每天都有几个架次的飞机空投粮食、弹药,但对20万人马来说可谓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解放军已在天津外围开始采取军事行动,虽然陈长捷在天津修了许多工事,但毕竟抵挡不住解放军的长久围攻。傅作义深感形势越来越不利,终于在1949年1月5日下定了决心,准备于次日派遣土地处处长周北峰与民盟的张东荪教授出城,与中共进行第二次和谈。

    傅作义的动向早已被特务们盯得死死的,周北峰出城不久,东单机场就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国防部次长郑介民。郑介民的褐色公文包里有厚厚一叠蒋介石的亲笔信,师以上主官均有一份,当然,最长的那封信是给傅作义的。郑介民说:“蒋总统非常器重傅总司令,他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最近南京有关于傅总司令与中共和谈的谣言,总统让我转告你,他绝对信任总司令,请总司令放心。”

    傅作义微微一笑,说:“在北平此类谣言更多。”

    “那怎么行呢?我曾听说阎百川(阎锡山)夸您是关云长,义薄云天!”郑介民说,“我要给师长以上的军官讲讲话,传达蒋总统的指示,让他们绝对服从傅总司令。”

    这天晚上傅作义设宴招待郑介民,师以上军官均出席。郑介民作了简短的讲话,说:“总统非常关怀大家,现在处境虽然艰苦,但希望在傅总司令指挥下,效忠党国,恪尽军人天职。”

    蒋介石确实对傅作义还抱有幻想,他在给北平将领们的信中,无一例外地要求他们“无论如何,要听傅总司令的命令”。

    蒋系军队中有许多蒋介石豢养多年的忠实走狗,他们刻骨仇恨共产党,对傅作义与中共和谈非常不满,但是,最终没有一个人敢于反抗傅作义和平解放北平的行动,不能不说蒋介石的这些信也有一分“功劳”。

    当郑介民在中南海举杯恭维傅作义之时,周北峰、张东荪已在西山的一个大院里与东野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会谈。程子华开门见山地说:“傅作义将军难道还想用当年守涿州的办法守北平吗?”

    周北峰连连摆手:“傅将军对和平解放北平问题真的有诚意。”

    程子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招呼人热情款待。周、张二人从清晨出城,通过国、共两军的好几道封锁线,在凛冽的寒风中提心吊胆了一天,这时总算轻松了。周北峰在抗战时与程子华打过好几次交道,彼此相见少不了旧事重提。吃完饭,程子华和周、张围着暖烘烘的火炉纵论从抗战到目前的时局演变,都有一番感慨。

    第二天清晨,程子华让刘参谋带一个班乘卡车送周、张继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四野战军简介 >第四野战军目录 > 第九章 决战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