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章 决战平津
时不好作答,说:“今天就谈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谈。”

    1月9日,林彪和罗荣桓都亲自出马了。聂荣臻首先让周北峰发言。

    周北峰将昨天提的四条又说了一遍,并说:“希望能释放新保安、张家口被俘人员,宽大处理,不作战俘对待;希望对军中行政文职人员和工勤人员要妥善安排工作,给予生活出路;希望对傅部所属军政人员过去的罪行,不予追究,一切由傅负责。”

    林彪沉思片刻,然后慢条斯理地说:“我们的意见是:所有军队一律解放军化,所有地方一律解放区化。在此前提下,首先解决平、津两市的问题,由傅作义将军下令把军队调出平、津两城,开赴指定地点,采用整编方式,改编为人民解放军;对傅作义不作战犯对待,保全傅和部属的私有财产,并在政治上给他们一定的地位;新保安、张家口的被俘人员一律释放;对傅作义的部属一律不咎既往,凡愿参加工作者,都可留下安排适当的工作,愿还乡者,发足路费,填发证明,资遣返乡,并通知地方政府不予歧视。”

    聂荣臻又谈了一下全国的军事形势以及傅作义的处境,说:“傅作义将军除了放下武器,还能为人民做好事外,别无出路,希望转告傅将军早下决心。”

    周北峰和张东荪听了林、聂的话,露出了笑容:“把军队开出平津改编成解放军是个好办法,我们料想傅先生一定能够接受。”

    这天中午,摆了一桌丰盛的酒菜,林、罗、聂陪周、张共进午餐,气氛十分友好。

    次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全歼了被围困在陈官庄一带的杜聿明集团,长江以北只剩孤立无援的傅作义集团了。

    林、罗、聂再次与周、张谈判,由刘亚楼参谋长亲自做记录。这一次会谈,还专门摆了一个虽不正规但还说得过去的会场。双方就军队如何改编,军政机构如何接管,人员如何安排等进行了协商,并形成了一份《谈判纪要》。

    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首先签字,随后周北峰签字。张东荪说:“我是民盟成员,不代表傅作义,只做中间调解人和见证人,就不签字了。”

    在这份《谈判纪要》上还特别注明了1月14日为傅作义答复的最后期限。

    1月11日,周北峰准备携《谈判纪要》回城,刘亚楼叮嘱道:“你们回去的路上要小心,文件一定要保存好,以免发生意外,最好缝在衣服里面。”

    这次谈判双方始终是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没有发生激烈争执。林彪对周、张二人很满意,想送一点礼物给他们作纪念。当时,周、张急着要走,那一带是农村,买东西不容易。聂荣臻提醒说:“你们在东北打了那么大的胜仗,有战利品没有?”

    参谋处长苏静和副科长王朝纲正好有两双高筒皮靴,那是打锦州时缴获的,还没有舍得穿,于是主动拿出来送给了两位和谈代表。

    “这次谈判就不包括天津了”

    1949年1月11日傍晚,解放军用汽车将周北峰、张东荪护送到北平郊区的清河镇。张东荪是燕京大学教授,校园处于解放军的防区,当晚,解放军将其送回燕京大学。周北峰怕夜晚通过国民党军封锁线有危险,当夜留宿于清河。翌日清晨,周北峰在解放军王参谋的护送下抵达燕王城,那里可以看得清雄伟的德胜门箭楼。

    王参谋说:“前面就是你们的防区,祝你平安回城。”

    周北峰与王参谋挥手道别,转身朝德胜门走去。大约走了半里路,几颗子弹突然从头顶呼啸着飞过,周北峰连忙卧倒,发现路边不远的地方有一个茅草屋,门口坐着一对老夫妻,于是朝茅屋匍匐前进。

    “你怎么一个人跑到这里来啦?”老头问。

    “我是燕京大学的教师,想进城回家看看。麻烦您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四野战军简介 >第四野战军目录 > 第九章 决战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