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一章 饮马长江
以我军只好等待你们的行动,希望黄石港能和平回到人民手中。”

    洪学智交代完毕,与张志诚和通信员小赵握手道别:“祝你们胜利归来!”

    张参谋和小赵随两名副官乘小船向江南划去。张副官说:“张参谋,你小小年纪敢跟我们过江,不害怕吗?”

    张志诚回头一指:“你看!”两位副官回头一看,只见北岸人影幢幢,大部队正源源不断拥向江边。

    “我有千军万马作后盾,四野的部队可不是浪得虚名,我们有水陆两用坦克,有舟桥部队,还有远程加农炮,如果你们不起义,我们就马上开炮强渡!”张志诚朗声笑道,“我相信你们起义的诚意,我是被你们邀请过江的,有什么可怕的?”

    张副官听了这话,对李副官说:“解放军装备精良,干部年轻有为,可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

    过江的谈判非常顺利,同时国民党军第913团也要求参加起义。张志诚和第913团马团长谈判之后一同乘小船返回江北,洪学智和赖传珠等首长在江边的一幢民房里正焦急地等待消息。

    又多了一个团要求起义,洪、赖二人喜出望外,立即满足了马团长的起义要求。

    马团长随即乘小船返抵南岸,凌晨3时,第一批渡船从黄石港起航,有汽船一艘,大小帆船十几艘。

    四野第一支部队于5月15日凌晨3点多钟渡过了长江,一枪未发便占领了黄石港,从而撕裂了白崇禧的江防阵线。

    鄂南起义

    四野抵达长江北岸,即将发起渡江作战的消息使白崇禧在广州再也待不下去了。5月13日清晨,白崇禧匆匆辞别李宗仁,登机飞赴武昌。

    他一回到武昌红楼总部,武汉警备司令兼第58军军长鲁道源立即附在他耳边嘀咕起来。白崇禧一听惊得头发倒竖,第19兵团要叛变!

    第19兵团当时驻扎在长江南岸武昌至嘉鱼一线,控制了粤汉铁路北段,是武昌驻军南撤的必经之地,兵团司令张轸曾在1948年底受白崇禧委托,与刘伯承部秘密和谈,并积极参与白崇禧“逼蒋下野”的活动。

    白崇禧以为张轸与中共的联系是受他指派,事实上白本人也一直与中共有秘密联系,如刘仲容就是白派驻北平的“特使”,这在那个动乱年代属正常现象,各地方军阀为了自己的利益常常暗中与中共联络。但是,这种事情是有一定限度的,张轸是否会越轨“叛乱”,白崇禧还不能断定。他立即打电话给张轸兵团第127军军长赵子立,探问虚实。

    赵子立是个顽固的反共分子,他对张轸的起义内情是清楚的,张轸多次拉他参与起义,均被拒绝,但赵子立是张轸扶植起来的将领,“义气”二字使他不至于主动告密、出卖上司。白崇禧在电话里一追问,他就慌了,支支吾吾了半天。白崇禧立即判断出张轸确实出了问题。

    白崇禧下令正在南撤的桂系第7军停驻于贺胜桥,做好战斗准备,听候他镇压张轸兵团的指令。

    第7军是桂系的王牌,其战斗力不在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下,李宗仁、白崇禧就是依仗该军起家的,一直是桂系看家的本钱。第7军在北伐战争中战功卓著,有“钢军”之称。张轸兵团是由地方部队刚刚改编而成的,战斗力较弱,如果打起来,肯定不是第7军的对手。但是在四野大军压境之时,白崇禧是不会打出王牌,在内耗中亏掉血本的,他首先想到的是“智取张轸”。

    白崇禧以点验为名,下令第19兵团集中,企图以第7军加以包围而胁迫南撤。张轸当时只想到白崇禧让部队“集中点验”,目的是要他率部南撤,而他已经派人过江与解放军联系,准备起义,并接应四野部队过江。他以集中场地难寻为由,要求改为部队沿铁路线摆开,让白崇禧前来检阅。

    白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四野战军简介 >第四野战军目录 > 第十一章 饮马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