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天涯追击
。从南阳方向来的一路动作迟缓,一时还赶不到,正利于我各个击破。”
刘荣猛拍大腿:“好哇!你放心干吧,我保证不让一兵一卒闯过龙虎坡!”
下午1时,龙虎坡阻击战打响了,那一带山头灌木丛生,敌机投掷燃烧弹将阵地化为一片火海。敌军见守阵的是“土共”,气焰十分嚣张,在强大炮火的支援下连续发起疯狂进攻。一轮轮攻势迅速瓦解,被大火烧焦的山坡上躺满了尸体。琼纵第1团也伤亡很大,不少阵地多次出现拉锯战,有一个连只剩下30多人,但他们仍然牢牢地控制着龙虎坡。
下午5时,王东保率部向大坡之敌发起总攻,仅半个小时即全歼一个主力团,敌团长被击毙,副团长以下1000余人被俘。
薛岳的分进合击计划遭到彻底失败,他预感到“共军”大规模登陆作战恐怕为期不远了,即将“围剿”琼崖纵队的主力匆忙调到沿海一带布防,同时令海空军加紧巡逻,严防“共军”渡海,并派飞机每天越过海峡去监视和轰炸集结在雷州半岛的船队。
薛岳在海口市郊的五公祠寝食难安,蒋介石让他经营海南岛,以便与台湾遥相呼应,他一度有做“海南王”的美梦。可是,海陆空立体防御的“伯陵防线”如此脆弱,先后有4股“共军”窜犯上岛,一次比一次闹得凶,这回居然能一口吃掉一个主力团!他不敢设想窜犯上岛的共军到底有多少兵力。连偷渡上来的这几股都对付不了,他还敢做梦当“海南王”吗?
想到这里,他的心头涌起一股悲凉,该步白健生的后尘上台湾岛了。他不想当“光杆司令”,于是致电台湾,要求蒋总裁派兵增援海南岛。这是“老虎仔”的一条诡计,明知台湾岌岌可危,蒋总裁绝不可能派兵前来,言外之意是弃守海南,撤兵台湾,这样一来他将来在台湾就不会像“小诸葛”那样寂寞了。
岂料蒋总裁并不想放弃海南岛,令他加紧战备,确保“海南复兴基地”。蒋介石象征性地调来3艘军舰,以支援海南抗登陆作战。薛岳无可奈何,只好将他有限的兵力在漫长的海岸线上一线摆开,结果处处设防,处处薄弱。
横渡琼州海峡
阳春三月的雷州半岛已经非常炎热,渡海兵团司令员邓华顶着炎炎烈日在海边徘徊,海浪一阵一阵拍打着礁石,发出节奏分明的轰鸣声。沙滩上水汽蒸腾,使视野的景物飘忽不定。兵团上下都在关注一个问题——东北风!弯弯曲曲的海岸线上插满了悬布条的竹竿,这是各部试风的“风向标”。
第二批偷渡成功后,第40军首长向兵团建议“停止小批偷渡,提前发起最后登陆作战”。
韩先楚、解方他们的理由是:敌人已经停止“清剿”琼纵,将主力调到海边布防,又有四次教训,不可能再轻易让我偷渡成功。这种“逐渐添油”的办法,迟早会吓跑敌人。每次偷渡船只大部去多回少,使主力最后登陆将会因船不够而难以形成拳头。
邓华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决心于谷雨前后发起大规模登陆作战。
4月8日,邓华致电四野和军委:第二批登陆成功,证明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船只,充分地做准备,很好地利用风潮,在岛上部队的接应下,是可以在正面的任何一处强行登陆的……第三批决定组织6~7个团的兵力,争取于谷雨前后在花场和临高以北地区强行登陆。
次日,林彪、邓子恢复电同意上述建议。
4月10日,邓华在徐闻县赤坎主持军事会议,决定将两个军的主力部队分为第一、第二梯队随时候风渡海。
第一梯队分为东西两路军共2.5万人,以第40军6个团为西路军,以第43军2个团为东路军,登陆场以临高县马袅港为界,以西属第40军,以东属第43军。韩先楚率军指挥所随第一梯队渡海。
第二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