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河西的展望与回眸
解决了部队四五个月的军粮供给,彭德怀也有所知。对于解放军进疆之后的拓荒屯田工作,他在来京之前与王震、许光达等几人多有商谈。只是那些预设性的话题,彭德怀不想拿到中南海来说。
但是,毛泽东站在他的角度,不能不把问题点透。他说:“左宗棠那个军屯民屯,是我们的拿手戏嘛。边区那时候搞军民大生产,有光荣传统,有宝贵经验。左宗棠叫个什么‘嵩武军’,我们搞他一个兵团;他搞‘舆榇出塞’‘以边荒艰巨为己任’,我们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英雄所见略同嘛……”
说到这里,毛泽东自己笑起来。
“我们今天比左宗棠的问题多,还有个对国民党军队改编和改造的问题,陶峙岳的部队号称十万,实际也有七八万人。这些人往哪里去,遣散费就得拖一大卡车!”彭德怀说。
毛泽东在烟缸里按灭烟头,思之再三,说:“这个问题非同小可,弄不好就天下大乱。”
彭德怀说:“一军在青海这项工作做得早,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贺炳炎和廖汉生动了脑子。他们办了个‘青海解放军官训练处’,把投诚过来的蒋马中校以上军官收容在一起,集中实行教育感化,使其悔过自新,重新做人,效果比较不错。”
毛泽东忽问:“青藏公路准备得怎样?明春能否开工?”
“基本就绪,”彭德怀答道,“测量工作已全面展开,部队帐篷也解决了一批,开春后我去看一下子,就下命令动工!”
毛泽东表情严肃,举起夹着香烟的两根手指:“这个事,意义大,一定要搞好!”
夸说冬寒是醉翁之意,体会春暖有父母之心
彭德怀是10月4日抵达酒泉的。许光达也已到达,大家相聚一堂,听汇报,看部队,整治油矿,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把河西事情办好。然后,王震率部入疆,许光达则要协助彭德怀起草野战军给中央的报告。
听说彭德怀到了酒泉,个个都想见一面。王震得天独厚,早早地守候着。彭德怀一下车,他立即迎上去抱住老总的双手使劲抖。一边抖一边来了花样,笑嘻嘻地盯着老总左看右看,说:“咦,老总变漂亮了!”一句话弄得彭德怀有点不好意思,狠狠瞪了王震一眼,难得地咧开嘴,露出一排雪白整齐的牙齿。
上车之后,王震贴着彭德怀像大孩子似的磨叽开了:“老总,你刚参加开国大典,给我们讲讲新闻吧!”
彭德怀指指车座靠背后面一大捆报纸,说:“我都想到了,特地给你带来的,新闻旧闻都在里面,你自己慢慢看吧!”
王震笑着:“看报纸哪有老总讲的带劲啊,天安门那么大的场面,我们在喇叭里光听着哗哗响,连个口号都听不清。不过毛主席的声音还是比较洪亮的,守了一天就听到那一句!”
“那是啊,”彭德怀说,“天安门广场30万军民打着旗子啊!天公作美,万里无云。主席宣读公告的时候,放飞一大群鸽子,许多老人都落泪了……”彭德怀停顿片刻,忽问:“部队给同志们加了菜没有啊?”
“怎能不加!各军都通知连队用伙食尾子,有的还破例让干部战士喝了点酒。头天晚上,政治部把高音喇叭架起来,军民挡不住,像潮水一样往操场上聚。部队准备了一批照明弹和信号弹,拿来代替礼花,老百姓有放铳的、放花炮的,有敲锣鼓的,广场上一夜透亮通明,许多人嗓子都哑了。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大家都抱在一起,哎哟,那个场面……”
彭德怀点点头,表示很理解。他长叹道:“这是一个很大的节日啊!那么多年,那么多人,流血流汗,有的留下一个名字,有的连名字也留不下……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是啊,胜利来之不易,哪怕一点点微小的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