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保卫国土为己任
士气不振,一般官长已是身在江南而心过江北。”王耀武说道,“将有贪生之意,士无必死之心,何以为战?
“其二,唐生智虽是南京卫戍司令长官,然他的长官司令部却是临时凑合而成的,所用‘仓皇’一词形容并不为过,而所指挥的部队又都是临时调拨的。很多都是中央嫡系,这些部队唐生智不仅从来没有指挥过的,恐怕是否能够指挥得了也是一个问题。
“其三,要守南京必须守住城郊的要点,然而防御地区较大,兵力又很单薄,根本无法形成纵深,很容易就被日军突破,因此职下认为,南京守不住。”
或许南京真的守不住,这个时候俞济时和王耀武并不知道。但距离南京并不遥远的广德、镇江一线此刻已经开始出现了问题。
按照部队建制,第145、146师属于唐式遵直辖,田钟毅旅是临时配属,因田钟毅与唐式遵不和,田钟毅不愿听唐式遵指挥,曾当面请示刘湘改变其配属。虽然刘湘说:“我深知,不用顾虑。”并说,“我已叫潘仲三(即潘文华)来前方,必要时我亲自在电话上指挥。”可潘文华的直属部队原是第144师、第147师,因军委会已命令这两个师到溧阳方面,又因潘文华素来指挥部队比较灵活,刘湘遂命令唐式遵率部控制在潘文华的侧翼及后方,巩固泗安一线。
但是这样一来,也就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麻烦,那便是第23集团军内因为派系不和,而协同不力。在日军第18师团及第114师团的猛烈攻击下,首先出问题的便是饶国华第145师所防御的泗安防线。泗安镇的地形十分平坦,只南北有浅山,在芜湖至杭州的公路上,距离长兴约四五十里,属浙江境内,该镇分为上泗安、中泗安、下泗安。
第145师在与泗安日军接触的时间,基本上同第144师在金村南山、夹浦与日军接触的时间大致相同,即是在11月26日,日军最初并没有大部队向该师进攻。但之后日军第114师团及第18师团分别向金村、南山的第144师阵地及泗安第145师同时发起猛攻,在击溃第144师郭勋棋部之后,日军集中全力向145师发起猛攻。
由于泗安地形平坦,无险可恃,且工事薄弱,在日军装甲车及坦克冲击下,阵地很快被突破,该部随即向公路两侧溃逃,于是整个泗安防线瞬间崩溃,泗安镇沦于日军之手。防线已失,第145师师长饶国华只得命令所属佟、孟两旅率部彻夜坚守阵地,同时本人立即返回十字铺,向唐式遵报告泗安失守经过。
不料唐式遵不容分说,对其有所责怪,并要求立即去收复,否则提头来见。饶国华立即转身赶回师部,他深知保卫南京外围责任重大,并通令所属旅团营及友军宣誓谓:“国家养兵是为了保国卫民。人谁不死,死有重于泰山,轻如鸿毛。今天是我报国之时,阵地在我在,阵地亡我亡。望我官兵不惜一切努力报国,恪尽职守。”
然而战力之间的巨大差距,并不是靠一腔血勇便可以扭转的。此时长途跋涉、缺乏协同的部队已经不可能再坚持了,第145师所守的界牌方向首先出现崩溃迹象,尽管饶国华率手枪兵20余人,在前线督战,暂时稳住了阵脚,但左翼部队已退出界牌,纷纷向翼侧溃退。右翼军心亦为之动摇,孟浩然旅也随之崩溃。
日军主力乃直循广德方向攻击前进,奉命退守祠山岗要隘的戴传薪团,部署尚未就绪,便被日军突破。加之该师唯一未投入战斗的刘汝斋团拒不服从命令,不肯反击。于是嗟叹之下,饶国华立即乘卫士的自行车回广德城附近的师部,写下了致家属及唐式遵总司令、刘湘司令长官的信:“团长刘汝斋不听指挥,以致大军失败,不惜一死,以报甫公。”大呼:“威廉第二如此强盛都要灭亡,何况你小小日本,将来亦必灭亡!”言罢,怒目而视,拔出所佩手枪自戕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