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2、保卫国土为己任
1师,以一部警备南通,拒止敌人上陆,以大部在靖江附近,协同要塞妨害敌舰活动,并拒止敌人上陆。要塞部队严整备战,构成江上火力阻塞线,制压敌舰之动作。尤须对于正面准备火力,支持陆军作战。江防部队须以鱼雷快艇袭击敌舰,妨害敌舰活动,保护要塞地区。”

    然而就在命令下达的当天,日军第13师团及混成骑兵队已进至南闸、云亭、后塍一线,而且日军海军中国方面舰队的60余艘舰艇也已经出现在段家港以东江面。日军的反应如此迅猛是因为日本上海派遣军于11月26日发现中国军队有继续西退之征候时,为下一步进攻南京作准备,决定“以丹阳及金坛作为进攻南京的前进据点”,同时命令第13师团及混成骑兵队攻占江阴要塞。

    这一天内,日本陆军第16师团已经开始向常州方面展开追击,而第9师团的一部在从苏州分乘200多艘民船横渡太湖之后,从无锡西南方约10里处的沙塘港附近登陆,由此切断了吴兴至宜兴的公路。至11月27日,日本陆军第16师团的部分部队已经推进到了常州东部约4里处,第11师团、重藤支队及第9师团的主力则继续向无锡附近集结。

    柳川平助的第10军方面则以第114师团的主力向长兴一线展开追击,部分部队向宜兴方向攻击前进,第18师团及国崎支队向广德防线继续攻击前进,第6师团则陆续向吴兴地区集结。

    11月27日这一天,俞济时率领的第74军残部到达南京,军部就设在通济门和淳化镇的中间地带。由于在沪西战地上,第74军所辖的第51、第58两个师损失巨大,虽然补充了些人员装备,但缺额还是很大。从军长俞济时到下面的营连军官,无不希望能够撤到江北或是皖南,进行整训,以恢复战斗力,再行作战。

    也正是因为这样,撤到南京之后,俞济时立即去觐见蒋介石,以“部队已经被打残、需要整训”为理由,请求第74军撤出南京。但蒋介石没有应允。蒋介石也知道,这做出保卫南京的决定虽是和唐生智主动请缨有关,但唐生智也不过是顺着自己的意思来起身扛下重责的,这个时候俞济时作为自己的得意门生、天子近臣说什么也得留在南京,蒋介石的意思便是这样,话不能留着外人说,既然是自己的意思要打一打,那就该在南京留下些嫡系部队。

    第74军虽成军不过数月,而且只是由浙江保安团、补充第1旅这样的部队为骨干组成的,但是指挥系统从军长到下面基层的军官几乎都是黄埔出来的,几乎都是自己的门生,况且在沪西战场上的一些表现,第74军绝不比其他的嫡系部队差。也就是因为这样,蒋介石更决心将第74军留在南京。

    可以与第36、第87、第88师以及教导总队这样的精锐部队一起留守南京,无疑说明蒋介石对第74军所寄予的厚望。但是俞济时本人对于这份厚望和信任却有些不堪重负,因为此时的第74军两师四旅八团总共就剩下万余人,实在不堪再战。但是对于蒋介石决定将第74军留在南京的决定,一向受宠的俞济时却也无可奈何。

    “守南京的部队最初并没有把我第74军计划在内,胡宗南第1军都过了扬子江,驻防浦口。没有把他们留在南京,反而把第74军留下了,看情况南京是守不住的。”回到军部,俞济时对麾下爱将第51师师长王耀武抱怨着,“何敬之(何应钦)、白健生(白崇禧)都不赞成守南京,只有委座和唐孟潇(唐生智)主张守一守。”俞济时无可奈何说道,“佐民(王耀武字)啊!你看这南京能够守得住吗?”

    “军座,卑职认为没有守住南京的有利条件。”王耀武沉思一番后说道,“理由有三。”

    “哦,说说!”俞济时虚点了点手,示意王耀武继续说下去。

    “这其一,各部队基本都是刚从上海撤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南京保卫战·1937简介 >南京保卫战·1937目录 > 2、保卫国土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