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八章 1953年夏季停战前的最后一战
”,使他“大为伤心”和“深为震动”。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均向南朝鲜当局发出照会,抗议他侵犯了“联合国军”司令部权限。联大主席、加拿大外长皮尔逊、联大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在声明中也指责这一事件“显然违反联合国立场”。美国资产阶级报纸要求政府对李承晚“采取强硬态度”,直至逮捕他。与此同时,许多国家的舆论也对美国政府和“联合国军”司令部未能阻止李承晚的破坏行为表示不满,认为发生这一事件的责任“大部分应由联合国军司令部来承担”,甚至说“联合国军”司令部“犯了玩忽职守罪”。后来披露的资料表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给李承晚的电报中使用了强硬的措词,要他“立即毫不含糊地接受联合国军司令部的指挥”。显然,这导致了美国与李承晚之间矛盾的扩大和加深。

    在李承晚“释放”战俘的第二天,6月19日,毛泽东主席即在给谈判代表团的一份电报中指出,“鉴于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在行动上有重大表示,方能配合形势,给敌方以充分压力,使类似事件不敢再度发生,并便于我方掌握主动”。6月20日,我方谈判代表即以金日成元帅和彭德怀司令员名义致函“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严正指责美方纵容南朝鲜当局的这一行动,要求美方“必须负起这次事件的严重责任”,立即追回被“释放”的全部战俘,“保证以后绝对不再发生同类事件”,并就“能否控制南朝鲜的政府和军队”,保证停战协定的实施作出答复。次日,由北京动身赴南朝鲜准备履行停战协定签字事宜的彭德怀司令员到达平壤,立即同谈判代表团和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进行了磋商,并向毛泽东主席建议:推迟停战签字的时间,再给南朝鲜军以打击,再歼灭朝鲜军15000人。次日,毛泽东主席随即复电,同意并肯定“停战签字必须推迟”,同时指出:“再歼灭南朝鲜军万余人,极为必要”。于是志愿军领导人决定,立即组织夏季反击战役的第三次进攻,以狠狠打击南朝鲜军。

    根据志愿军领导人的指示,由第20兵团来实施进攻作战,并把作战方向选在金城以南地区。这里敌军是清一色的南朝鲜军,建制属于第2军团的第3、第8、第6师和属于美第9军团指挥的南朝鲜首都师共4个师。夏季反击作战以来,其右翼的防御体系已为我军打破,阵地更加突出和暴露,其士气极为低落。而我军连续攻取敌营、团坚固阵地,作战经验更加丰富,士气高昂,并已查明了这一地区敌纵深工事薄弱这一情况。我军在这一地区已集中了4个军,400余门山、野、榴炮。这些都为志愿军发动较大规模的进攻战役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邓华代司令员与杨得志副司令员在得到彭德怀司令员和毛泽东主席的意图和决定以后,即决定由第20兵团在第9兵团第24军配合下实施金城战役,歼灭金城突出部的敌人,拉直战线,并在反击得手和情况有利时,向敌纵深作有限度的扩张。为增强第20兵团的兵力、火力、决定将第21军调归20兵团指挥,开赴第一线作战,并给第20兵团又加强地面炮兵2个团,高射炮兵1个团、反坦克炮兵3个连、工程兵4个营。加强后的金城正面我军5个军(含第24军)共有82迫击炮以上地面火炮1094门,平均每公里44.8门,敌我火力对比为1:1.7,兵力对比为1:3。

    第20兵团在北汉江两岸进攻结束后,正准备调整部署。代司令员郑维山、政治委员张南生在师以上干部会议上,对第一、二次反击作战作了总结,并与新任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王平作了交接。在接到志愿军首长命令后,新老兵团首长共同研究制订作战方案,并经志愿军领导人批准,下达正式作战命令,决定:以所属5个军(第60、第67、第68、第54、第21军)组成东、中、西3个作战集团,从三个方向突击。第一步攻歼敌第一线团基本阵地之敌,以攻取轿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抗美援朝的凯歌简介 >抗美援朝的凯歌目录 > 第十八章 1953年夏季停战前的最后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