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外宾代表
。
一位身材高大,金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鼻梁高挺,眼窝深陷,正是典型的斯拉夫人种特征,穿着深色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目光锐利如鹰,不时扫过实验室的各个角落。
李助理低声向陆宸介绍:“这位是俄国武官处的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波波夫上校,旁边是他们的技术顾问团队。”
另一位则是个穿着浅灰色休闲西装的白人,头发微卷,戴着一副无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显得精明而富有探究意味,脸上挂着职业化的笑容,但那笑容并未直达眼底。
李助理继续道:“这位是美国大使馆科技参赞办公室的代表,迈克尔·约翰逊博士,以及他的随员。”
约翰逊博士率先伸出手,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说道:
“陆宸组长,久仰大名。你们的‘行者一号’在校园论坛上的演示,即便远隔重洋,也引起了我们小小的关注。”
他的语气听似赞扬,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波波夫上校则只是微微颔首,目光在陆宸年轻的脸上停留了片刻,又转向那条静静矗立在测试架上的动力腿,眼神中带着审视。
“欢迎各位前来交流指导。”陆宸不卑不亢地与约翰逊握了握手,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
“条件简陋,不成敬意。”
“陆组长太谦虚了。”约翰逊博士笑道,目光却已经黏在了那条动力腿上。
“这就是贵方最新的研究成果?看起来相当具有冲击力。”
他特意在“冲击力”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显然是指测试留下的痕迹。
李助理连忙打圆场:“这只是我们早期的一个概念验证模型,主要是为了测试新型材料和结构在极端条件下的表现。很多地方还不成熟,让各位见笑了。”
“哦?概念验证?”波波夫上校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带着浓重的俄式口音。
“据我所知,贵校在金属3d打印和复合材料领域进展迅速。这个‘模型’,用的是什么材料?ta15钛合金?还是某些新型的铝基复合材料?”
他的问题相当直接,显然是有备而来。
陆宸心中冷笑,果然是行家。
他指了指旁边显示屏上滚动的数据。
“波波夫上校好眼力。主体结构确实采用了高强度钛合金,部分外覆件使用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至于具体的牌号和配比,还在实验阶段,数据也比较初步,仅供参考。”
显示屏上的参数,自然是苏晚晴精心“修饰”过的,既展示了一定的性能,又隐藏了核心数据,甚至在某些关键指标上故意做了些“微调”,让其看起来“有潜力但尚不完美”。
苏晚晴站在一旁,抱着一个平板电脑,看似在记录,实则眼角的余光一直留意着那几位外宾带来的技术人员。
她注意到其中一个俄国人和一个美国人,手里都拿着看似普通的平板或手机,但屏幕上不时闪过一些复杂的数据流和频谱分析的界面。
“可以让我们近距离看看吗?”约翰逊博士问道,眼神中带着一丝热切。
“当然。”陆宸做了个请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