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得益彰,每日宾客盈门,连宫中的达官显贵也时常微服前来品尝。

    一日午后,明棠正在后厨指导徒弟改良新菜,忽闻前厅传来争执声。她快步走出,只见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老汉被店小二拦住,老汉手中提着一篮土鸡蛋,声音哽咽:我从百里外赶来,就想让厨神尝尝我家的鸡蛋……

    明棠连忙迎上前,将老汉请进雅间,亲自为他沏茶:老伯,您这鸡蛋可是有故事

    老汉抹了把眼泪,娓娓道来。原来他所在的村庄因地处偏僻,产出的鸡蛋无人问津,村民们生活困苦。他听闻明棠居的美名,便想求明棠帮忙想想办法。

    明棠拿起鸡蛋仔细端详,蛋壳粗糙却透着新鲜,轻轻磕开,蛋黄饱满殷红。她眼睛一亮:老伯,您这鸡蛋品质极佳,若是加以烹制,定能成为一道佳肴!当即命人取来面粉、蜂蜜,以鸡蛋为主料,制作出金黄酥脆的农家蛋酥。

    老汉尝了一口,老泪纵横:这……这比我吃过的任何点心都香!

    明棠决定帮助村庄打开销路。她不仅在明棠居推出农家蛋酥,还联系长安的商贾,将鸡蛋销往各大市集。同时,她亲自前往村庄,指导村民改良鸡舍环境,传授科学养殖方法。

    此事很快传遍长安,文人墨客纷纷称赞明棠心系百姓。有位才子更是赋诗一首:厨神妙手烹珍馐,更念苍生苦与忧。一颗鸡蛋传佳话,长安城里美名留。

    然而,树大招风。明棠居的日益兴旺引起了同行的嫉妒。城中最大的酒楼醉仙楼掌柜孙德昌,暗中指使手下在明棠居食材中下毒。所幸明棠每日都会亲自检查食材,及时发现端倪,并报官处理。

    公堂上,孙德昌百般抵赖。明棠不慌不忙,呈上中毒食材与检验记录,又请出证人——一名被孙德昌收买后良心不安的伙计。真相大白后,孙德昌被处以重罚,醉仙楼也因此一蹶不振。

    经此一事,明棠并未落井下石。她反而前往醉仙楼,对孙德昌说:同行本该相互扶持,而非相互倾轧。若您愿意,我可助‘醉仙楼’东山再起。

    孙德昌羞愧难当,跪地认错。在明棠的帮助下,醉仙楼推出新菜品,转变经营策略,渐渐恢复生机。长安的餐饮业自此形成良性竞争,各家酒楼纷纷推陈出新,共同繁荣。

    这年中秋,唐玄宗再次举办夜宴,特邀明棠主持御膳。明棠精心设计盛世团圆宴,以象征大唐疆域的九州乾坤盅开场,内含九州特色食材;又以嫦娥奔月甜点收尾,用糯米粉塑成嫦娥与玉兔,栩栩如生。

    宴席上,唐玄宗举杯赞叹:苏卿以美食为笔,绘就大唐盛世画卷,实乃国之瑰宝!

    当夜,明月高悬,明棠居张灯结彩。明棠站在酒楼顶层,看着长安城的万家灯火,心中感慨万千。从初入宫廷的少女,到名满天下的厨神,她始终坚守本心——用美食传递善意,用匠心温暖人间。

    陆承钧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还记得你说过,要用美食架起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吗如今,你做到了。

    明棠倚在他肩头,微笑道:不,这只是开始。我还要将‘明棠居’开到更远的地方,让大唐美食香飘四海。

    第八章:匠心传承

    随着明棠居的声名远扬,各地慕名而来的求学者络绎不绝。明棠特意在酒楼后院设立了食艺学堂,青砖灰瓦间,十二个木质灶台整齐排列,墙上悬挂着她从丝路带回的香料图谱与烹饪心得。每日清晨,总能听见她清亮的嗓音穿透晨雾:做菜如做人,需得讲究‘真’字,真材实料,真心诚意。

    这日,学堂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学生——太子李亨的庶长子李适。这位少年身着便服,背着竹篓,里头装着他在市集上精心挑选的食材。久闻苏师傅大名,今日特来求学,望师傅不吝赐教。李适行礼时,腰间玉佩随着动作轻晃,与寻常学子的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长安遗梦简介 >我的长安遗梦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