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章
难。

    一日,一个名叫沈月的女孩在课堂上突然发问:先生,为什么天下总是战乱不断这个问题让苏逸陷入沉思。他放下书卷,带着学生们来到书院后的竹林,指着被风吹弯却始终挺立的竹子说:因为人心有贪欲,有私心。但只要我们像这竹子一样,宁折不弯,坚守本心,终有一天,天下会重归太平。

    随着时间推移,墨白书院的名声越来越响。各地学子慕名而来,甚至有吐蕃、新罗的使者也送子弟前来求学。苏逸在书院中设立万国学舍,让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学生相互交流。他常说:只有了解彼此,才能减少误解;只有学会包容,才能真正强大。

    这年深秋,林羽带着一个惊人的消息来到书院。朝廷在清理叛乱余孽时,发现了一份尘封已久的卷宗——原来当年安史之乱前,就有神秘势力在暗中煽动矛盾,而这些势力与西域的大食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林羽神色凝重:苏兄,这背后的阴谋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苏逸望着远处层林尽染的山峦,缓缓说道:乱世之中,总有人妄图浑水摸鱼。但我们能做的,不是疲于奔命地灭火,而是点燃更多的灯火。他转身看向正在书院中忙碌的学生们,目光坚定,这些孩子,就是照亮未来的光。

    不久后,苏逸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带着学生们游历天下。他们从庐山出发,沿着长江而下,经扬州、金陵,再北上长安、洛阳。每到一处,学生们不仅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经济民生,还会开设义学,教当地百姓识字读书。

    在敦煌,学生们被莫高窟的壁画震撼,苏逸便请来当地的画师,教他们临摹壁画,记录下这些珍贵的艺术瑰宝;在河西走廊,他们协助当地百姓修建水渠,将在书院学到的水利知识付诸实践;在长安,他们拜访昔日的同窗好友,如今这些人已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学生们与他们探讨治国之道,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

    游历归来,书院中诞生了一本奇书——《天下志》。这本书由学生们共同编撰,涵盖了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既有详实的调查记录,也有深刻的思考见解。苏逸在书的序言中写道: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愿此书能为后来者照亮前行之路。

    多年后,当白发苍苍的苏逸坐在书院的老槐树下,看着学生们在庭院中辩论时政,看着万国学子用不同的语言诵读儒家经典,他知道,自己这一生,终究没有辜负报国二字。风过竹林,传来阵阵清响,仿佛是天地间最动听的书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华梦长安简介 >华梦长安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