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她出现在光里
泷岭村的早晨总是湿冷的,像从土里渗出来的寒意。
我背着单反相机,从村东的羊肠土路一路走向北坡废戏台。那是我来这座村子第五天。前几日拍了傩面具、织麻布、晒谷场,稿子不咸不淡地交了一部分,但我心里始终不安——总觉得真正值得拍摄的东西还没出现。
直到那天清晨,我见到了她。
雾很浓,像谁一夜之间往山谷倒了一锅煮开的米汤,空气仿佛湿得能拧出水来。山雀在林中叫个不停,我钻出林子一看,前方的空地正洒着一束斜斜落下的阳光——柔软、稀薄,却异常清晰。
光落的地方,是一个人影。
我几乎不敢眨眼。
一个穿着白色长裙的女孩站在那里,头微微偏着,像在听风声。她背对我,黑发微卷,落在肩上,在雾中泛着淡淡的银光。她并不显得突兀,反而像是山林的一部分,是光里长出来的人。
我本能地举起相机,咔嚓、咔嚓连按了三下快门。
她听见了,转过头来。
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那一眼。
她的眼神不陌生。不是那种第一次见到陌生人该有的迟疑、警觉,而是……温柔,甚至有点怜悯。她仿佛早就认得我,像在等一个迟到多年的人终于来了。
我想喊她,但嗓子干涩,只发出一串哑音。
她的嘴唇轻轻动了动,像说了一句话。
然后,光散了。
雾卷起,如潮水回涌,将她的身影吞没。
我奔过去,脚下是湿滑的落叶,什么也没有留下。地上没有脚印,没有折断的草枝,只有阳光在散落的灰尘中打出一道金色的圆弧。
我站在那片空地,风把我外套掀起来。我浑身发冷。
不是冷空气的冷,而是一种被看穿的冷——像刚刚站在那光里的人,不只是看见了我,而是看穿了我骨子里的某个秘密。
我低头翻看相机里的照片。
她在。
第一张,她在光的中央,眉眼清晰,嘴角上扬,像是刚刚笑过。
第二张,她偏过头,眼里似乎有雾,像是在说话。
第三张,她的身体边缘开始模糊,仿佛要被光拉走。
那三张照片像是某种仪式的片段,而我,毫无准备地成了记录者。
那一刻我就明白了——
她不是我这趟拍摄任务的一部分。
她,是我命里的某个碎片,被光落下的时候重新拾起。
二、倒光人
泷岭村是那种没有任何网络标记的小村落。
从地图上看,它像一块被时间遗忘的斑驳印记,躲在大山皱褶中,周围尽是森林、石沟和连绵不断的山坳。
村民不多,老人居多,说话带着浓重的川南土音,头发灰白得像山间常年未融的霜雪。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似乎对我这个拍摄非遗纪录片的城里人不怎么感兴趣。最初几天,我四处取景,他们也没阻拦,只是习惯性地沉默,仿佛我的存在根本不在他们的现实范围内。
但自从我拍下那个女孩的照片,一切都变了。
回村那天,天色阴沉,空气里有股说不清的腥甜味。
我走进村长家的小饭馆,一边给相机充电,一边翻出那三张照片。照片还在,女孩的脸清晰如昨。我走到柜台边,把屏幕转向正端碗的村长:
您认识她吗
村长是个五十多岁的大汉,平时话不多,眉毛粗黑,脸色总像没睡好。
他盯着那照片看了足足十秒,脸上的血色一点点退去。
这是哪儿照的
戏台边,今早。
他没有回答,转头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