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子没说错,火候差远了。
我心里又是一沉,但还是硬着头皮说:请掌柜的指点。
老掌柜哼了一声:指点我凭什么指点你玉家小子欠我当铺的账还没还清呢,想让我指点,拿东西来换。
我正窘迫,不知道该说什么,老掌柜突然话锋一转:不过,看在你爷爷玉满堂的面子上,给你个机会。我这里有块废料,你要是能在一个时辰内,让它有点看头,我就收你当学徒。
说着,他从柜台下摸出一块黑不溜秋,坑坑洼洼,像块煤炭的石头,丢在我面前。这是墨玉废料,开始吧。
3
废料挑战与玉碾碎现身
我看着眼前这块比板砖还不如的墨玉废料,简直欲哭无泪。这东西别说雕出花来,能磨平整就不错了。而且,这当铺里连个像样的雕刻工具都没有,只有几把锈迹斑斑的刻刀和砂纸。
家伙事儿在那边墙角,自己拿。老掌柜指了指。
我硬着头皮走到墙角,挑拣了半天,勉强找到一把还能用的尖头刻刀和一张粗砂纸。时间只有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我把那块废料翻来覆去地看,试图找出一点可以利用的特征。它质地很粗,还有不少裂纹和杂质。
突然,我注意到石头一角有一小片颜色略深,质地似乎也细腻一些的地方,大约拇指大小。我心中一动,有了个大胆的想法。我不求雕出什么复杂的东西,只求在这一小片地方做出点文章。
我决定雕一个最简单的东西——一片竹叶。竹叶形态飘逸,对料子要求不高,而且寓意坚韧不拔。我深吸一口气,拿起刻刀,在那一小片地方小心翼翼地开始勾勒、雕琢。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额头上渗出了汗珠。这废料比我想象的还难对付,一不小心就可能崩裂。
一个半小时后,我终于长舒一口气,放下了刻刀。那片小小的竹叶,虽然粗糙,但形态还算完整,在墨黑的石头上,倒也有几分孤傲的意境。
时间到。老掌柜的声音传来。
我把石头递过去。老掌柜拿起来,对着灯光看了看,没说话。
就在这时,当铺的门又开了,一个穿着潮牌,戴着鸭舌帽和口罩,看不清脸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他径直走到柜台前,拿起我雕的竹叶废料看了看,然后发出了一声嗤笑。
就这又是这两个字!
我火气噌就上来了,正要发作,那年轻人却摘下了口罩和帽子。
竟然是玉碾碎!他比我想象的年轻,眉清目秀,只是眼神带着一丝玩世不恭的戏谑。我说玉小刀,你这水平,连我太爷爷的脚皮都赶不上。
我傻眼了。他口中的太爷爷,难道就是这位老掌柜
4
太爷爷的传承与真正的考验
玉碾碎,或者说,玉承泽,指着老掌柜说: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太爷爷,玉宝斋当铺的东家,玉昆仑。当年你爷爷玉满堂,就是我太爷爷的记名弟子。
我彻底懵了。玉昆仑这个名字在玉雕界可是如雷贯耳,泰山北斗级别的人物,只是据说他早已封刀归隐,没想到竟然藏身在这小小的当铺里。我爷爷竟然是他的弟子我怎么从没听家里人提起过。
玉昆仑老先生这时才缓缓开口:满堂当年有天赋,可惜心高气傲,学了点皮毛就出去自立门户了。你这丫头,手上功夫比你爷爷当年还差些,不过,心还算沉得下来。他指着我雕的竹叶:这块‘墨玉’,其实是块罕见的‘乌鸡种’老坑料,只是外面包浆太厚,寻常人看不出来。你能在这么短时间,找到唯一的‘玉眼’下刀,还算有点悟性。
原来那黑不溜秋的不是废料,是宝贝!我竟然有眼不识泰山。
玉承泽在一旁凉凉地说:太爷爷,她这也就是运气好。真本事还得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