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一章

    晨起

    寅时三刻,天还黑着,我便醒了。

    这不是我情愿的,而是十年来养成的习惯。窗外的梆子声刚敲过三下,我便如同被一根无形的线牵着,从睡梦中挣脱出来。床榻另一侧空荡荡的,李修文又宿在书房了。我伸手摸了摸那冰冷的被褥,指尖传来丝绸的凉意,一如我此刻的心境。

    少夫人,该起了。门外传来丫鬟春桃压低的声音。

    知道了。我应了一声,声音里还带着睡意。

    掀开锦被,寒气立刻侵袭全身。三月的晋北,晨风仍如刀割。我摸索着点燃床头的油灯,昏黄的光晕在帐幔上投下摇曳的影子。借着微光,我穿上昨夜就备好的素色中衣,又在外罩了件靛青棉袄——这是大同婆姨的标准装束,朴素而不失体面。

    春桃端着铜盆进来时,我已经自己梳好了发髻。大同婆姨不兴那些花哨发式,一个简单的圆髻,插一支银簪足矣。

    少夫人怎么又自己梳头了春桃放下铜盆,语气里带着埋怨,让老太太知道,又该说我不尽心伺候了。

    我笑了笑,没说话。手指浸入温水,感受着热度从指尖蔓延至掌心。水面映出我二十四岁的面容——不算老,但眼角的细纹已隐约可见。大同女子老得快,婆婆常说,这是操劳的印记,是妇德的证明。

    洗漱完毕,我跪在佛龛前上了三炷香。李家是书香门第,虽不算大富大贵,但规矩一丝不苟。晨昏定省,这是新妇入门时婆婆教的第一课。

    今日十五,少夫人别忘了去祠堂上香。春桃一边整理床铺一边提醒。

    我点点头,心里盘算着今天的活计。三月初八是公公六十大寿,府里已经开始准备。作为长媳,这些事自然落在我肩上。

    穿过回廊时,东方的天空才泛起鱼肚白。远处的恒山轮廓隐约可见,山顶还覆着未化的积雪。我深吸一口气,冷冽的空气灌入肺腑,让人清醒不少。

    厨房已经亮起了灯。张妈和两个厨娘正在忙活,见我进来,连忙行礼。

    少夫人起得真早。张妈擦了擦手,粥已经熬上了,按您的吩咐,今日加了些百合。

    我揭开锅盖看了看,米粒翻滚,香气扑鼻。老爷近日咳嗽,百合润肺。老太太的那份别忘了加红枣,她嫌百合味苦。

    记下了。张妈应道,又压低声音,二房那边传话,说三小姐身子不爽利,早膳想用些清淡的。

    我皱了皱眉。三小姐李秀芳是二叔的嫡女,今年十六,娇惯得很,三天两头闹病。让厨房熬些山药粥,再加一碟酱黄瓜。我顿了顿,去我房里取一包桂花糖,就说是我给的,让她甜甜嘴。

    走出厨房,天色已亮。我径直去了婆婆的院子。老太太一向早起,此时应该已经诵完经了。

    果然,刚到院门口,就听见木鱼声。我在门外静立片刻,待声音停了才轻轻叩门。

    进来吧。婆婆的声音从里面传出。

    推门进去,婆婆正坐在窗边的罗汉床上,手里捻着佛珠。阳光透过窗棂,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显得那张布满皱纹的脸更加严肃。

    儿媳给母亲请安。我福身行礼。

    婆婆抬了抬眼,今日来得比往常早。

    想着母亲昨日说背痛,儿媳特意早些来,好给您揉揉。我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新配的药油,加了川芎和红花,活血最好。

    婆婆点点头,示意我上前。我跪在脚踏上,小心翼翼地将药油倒在手心,搓热后轻轻按在婆婆的肩颈处。十年如一日,我熟悉她每一处酸痛的关节。

    力道重些。婆婆闭着眼吩咐。

    我加重了手指的力度,闻着药油散发出的辛辣气味。婆婆的骨架很小,肩膀单薄得仿佛一捏就碎,但就是这副瘦弱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简介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