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一章

    死村引路人

    暮色像一滩发霉的糯米浆,黏稠地糊在湘西十万大山的褶皱里。陈厌擦了把糊住睫毛的冷汗,冲锋衣后背早已被藤蔓剐蹭出的破口灌满山风。他摸出卫星电话,第17次按下重拨键——听筒里依旧只有断断续续的忙音,仿佛整座山都在吞咽信号。

    三天前他还在北京剪辑室啃冷掉的煎饼。制片人把U盘拍在桌上时,劣质塑料壳裂开的声响像某种隐喻:最后二十万经费,拍不到赶尸匠姜九姑,你就转行送外卖吧。

    U盘里是1983年《湘西民俗考》的扫描件。泛黄报纸上,穿靛蓝苗服的老妇垂目立于五具蒙着裹尸布的棺椁前,槐木雕的假肢从裙摆下支棱出来,腕骨处套着串兽牙项链。最令陈厌心惊的是照片备注:摄于锁龙村阴兵道,姜九姑时年五十六岁。

    此刻他正站在疑似阴兵道的裂谷前。四十年前的山洪把岩壁撕出五米宽的豁口,赭红色岩层间嵌着半截腐烂的引路桩。陈厌用匕首刮开青苔,露出桩身暗红的符咒——三根扭曲的竖线贯穿眼球图案,与县志记载的赶尸匠路标完全一致。

    腐臭味突然浓烈起来。

    陈厌倒退两步,军靴碾碎了岩缝里一窝白花花的蛆虫。那些蛆在暮色中泛着诡异的荧光,从石缝一直延伸到裂谷对岸,如同某种恶毒的邀请。

    穿过裂谷时,GPS彻底黑屏。陈厌打开强光手电,光束却像撞上实体般在雾障中寸步难行。他摸出防风打火机,火苗窜起的瞬间,整片岩壁突然睁开无数双眼睛。

    是毒蝇伞。

    血红伞盖上布满白色斑点的毒蘑菇,密密麻麻倒挂在岩壁,菌丝如同垂死之人的血管。更诡异的是,那些蘑菇正随着他的呼吸频率明灭,像在模仿某种交流密码。陈厌的喉结动了动,喉间突然泛起铁锈味——菌丝间垂落的黏液滴在了他衣领上。

    荧光蕈群尽头立着块界碑。碑文被苔藓覆盖大半,唯有一个锁字清晰如血。陈厌刚要伸手触碰,碑底突然窜出团黑影。

    是只少了半边脑袋的老鼠。

    那畜牲拖着露骨的后腿撞上界碑,爆开的腹腔里溅出沥青状的虫卵。陈厌的骂声卡在喉咙里——鼠尸坠落处腾起青烟,卵壳中钻出的黑虫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不过三次心跳的功夫,指甲盖大小的甲虫已振翅飞起,口器开合声宛如婴儿啼哭。

    莫动!

    沙哑的呵斥混着铜铃响从头顶砸下。陈厌抬头瞬间,腐臭的纸钱糊了满脸。他胡乱扒开那些印着天地银行的冥钞,终于看清三米高的杉树上倒吊着个人。

    是个穿靛蓝苗服的少年,赤脚上缠着褪色的红绳,脚踝处凸起鸡蛋大的肉瘤。最骇人的是他大张的嘴里垂着枚铜铃,铃舌竟是根带倒刺的铁钩。

    阿卯!回来!

    苍老的女声像把生锈的剪刀剪开雾气。少年突然发出野兽般的低吼,从树梢一跃而下。陈厌被扑倒时,后脑勺重重磕在界碑上。眩晕中他看见少年口腔深处的铁钩直刺自己眼球,铜铃在齿间疯狂摇晃,震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铁钩距离眼球只剩半寸时,铜铃声骤然停滞。

    陈厌听见骨骼错位的咔嗒声。少年以人类不可能做到的姿势拧身后仰,像条被鱼线拽住的鳝鱼,抽搐着退到三米开外。雾气深处亮起一盏惨白的灯笼,灯笼罩子上用血画着扭曲的蜘蛛图案。

    提灯人走得很慢。

    靛蓝苗服的下摆扫过碎石,槐木假肢撞击岩块的声响规律得令人发毛。等那盏灯笼终于破雾而出时,陈厌的胃袋猛地缩紧——这老妇的脸与四十年前报纸照片完全重合,连右颊那颗朱砂痣的位置都分毫不差。

    外乡人。姜九姑的嗓音像砂纸打磨棺材板,这是阴兵借道的时辰,你踩到山魈老爷的供品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葬骨铃简介 >葬骨铃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