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失业
程远站在公司大楼前,手里抱着一个纸箱,里面装着他工作五年来积累的所有个人物品。纸箱不重,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三十岁生日刚过一周,他就收到了裁员通知,连最后一个月工资都是按最低标准结算的。
程编辑,公司结构调整,很遗憾......人事经理的话还在耳边回响。程远苦笑,结构调整不过是经济下行时最先裁掉编辑部的借口罢了。现在谁还看纸质书电子、短视频才是主流。
初夏的阳光刺眼,程远眯起眼睛,看着这座他每天出入的玻璃大厦。五年前刚入职时,他还是个怀揣文学梦想的年轻人,如今却成了被时代抛弃的冗余人员。
手机震动起来,是房东发来的消息:小程,下季度房租该交了,记得准时转给我。
程远叹了口气,把手机塞回口袋。银行卡里的余额只够支撑两个月,如果算上房租,可能连一个月都撑不下去。
他拖着脚步走向地铁站,路过一家咖啡馆时,透过玻璃窗看到里面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正谈笑风生。曾几何时,他也是其中一员,而现在,他连进去买杯咖啡的勇气都没有。
回到家,程远把纸箱放在茶几上,整个人瘫在沙发上。这间四十平米的一居室是他毕业后租的,虽然不大,但胜在离公司近。现在,这个优势已经毫无意义。
茶几上还放着上周买的生日蛋糕的包装盒,当时他邀请了部门几个同事来庆祝。现在想来,真是讽刺。那些笑脸背后,是不是早就知道他要被裁的消息
程远打开手机银行,盯着余额数字发呆。五位数,看起来不少,但在北京这样的城市,这点钱很快就会蒸发殆尽。他翻出通讯录,想找朋友聊聊,却发现大多数联系人都是工作关系,真正能倾诉的人寥寥无几。
喂,老张,是我。程远拨通了大学室友的电话,有空出来喝一杯吗
两小时后,程远和老张坐在一家小酒馆里。老张听完他的遭遇,叹了口气:现在出版业确实不景气,我们社也在裁员。要不你试试转行互联网公司待遇不错。
我除了看书、编稿子,还会什么程远苦笑着摇头,而且三十岁了,转行从头开始......
别这么想,三十岁又不老。老张拍拍他的肩膀,对了,你之前不是帮刘编辑做过私活吗可以联系他看看。
程远眼睛一亮。刘编辑是业内资深人士,经常接一些私人出版的活,偶尔会分给他校对或编辑的工作。虽然报酬不高,但总比没有强。
当晚,程远就给刘编辑发了消息。对方很快回复:最近确实有个项目,不过预算很低,五千块全包,你要接吗
五千块,在北京连房租都不够。程远咬了咬牙:接。
2
变卖
接下来的两周,程远把自己关在家里,埋头完成刘编辑给的活——一本自费出版的企业家传记。内容枯燥乏味,文笔更是糟糕透顶,但他别无选择。
交稿那天,刘编辑发来转账,附带一条消息:最近行情不好,有活再联系你。
程远盯着手机屏幕,感到一阵绝望。五千块,扣除税费后只剩四千多,连下个月房租都不够。他必须想办法开源节流。
第二天,程远开始整理家里的物品,准备变卖一些不必要的东西。相机、游戏机、名牌钱包......这些都是他工作稳定时买的奢侈品,现在都成了可以变现的资产。
当他打开书柜时,手指不禁颤抖起来。这些书是他多年来的珍藏,有些是绝版,有些是限量签名本。每一本都承载着回忆,但现在,它们只是待价而沽的商品。
《百年孤独》初版,品相完好,能卖多少程远在二手书交易平台上发布信息,心如刀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