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交完房租和必要开支后,剩下的钱根本不够学费。除非......程远的目光落在书柜上剩余的藏书上。
不行。他摇摇头,驱散这个念头。卖书是不得已而为之,剩下的这些大多是爷爷的遗物,承载着太多回忆。
手机突然响起,是林教授。小程啊,我有个老朋友看了你的抄本,很感兴趣。他手头有一套清代稿本需要誊写,报酬五万,你接不接
程远几乎从椅子上跳起来。五万!这比他预期的多得多。当然接,谢谢林教授!
别急着谢。林教授语气严肃,这套稿本难度更大,有很多行草书写的批注。你需要先学习草书的基本规律。
我一定认真学习。程远连忙保证。
挂断电话,程远兴奋地在房间里转了一圈。五万加上之前的三万,足够他支撑大半年了。如果再接几个这样的项目,或许就能攒够学费......
这个念头让他停下脚步。什么时候开始,他把抄书从临时谋生手段当成了可能的职业方向一个月前,他还是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现在却在考虑成为专业古籍抄写师
程远打开电脑,搜索古籍修复师职业前景。结果显示,这个冷门行业近年来需求稳步增长,但从业者寥寥。顶尖修复师的收入甚至超过许多白领,但需要多年的严格训练。
他又翻出那张培训简章,仔细课程内容:古籍鉴定、修复技术、传统装帧、书法训练......每一项都让他心动不已。
夜深人静,程远坐在书桌前,铺开一张宣纸,却没有立即动笔。他拿出钢笔,在便签纸上列起了清单:
坚持抄书的理由:
真正喜欢这份工作
有天赋,进步快
林教授等贵人相助
市场需求存在
收入潜力不错
放弃的理由:
不稳定
社会认可度低
父母会失望
职业发展路径不明确
写完后,程远盯着这两栏看了很久。理性告诉他,应该趁年轻转行到更有钱途的行业;但内心深处,抄书带给他的满足感是过去任何工作都无法比拟的。
窗外,一轮明月悄然升起。程远想起今天在国图看到的那些古籍,历经数百年沧桑依然被精心保存。他突然明白,有些东西的价值,不能单纯用金钱衡量。
再试三个月。他对自己说,如果到时还能坚持,就去报名培训。
做出决定后,程远感到一阵轻松。他铺开宣纸,开始练习林教授发来的草书字帖。笔尖在纸上舞动,如同他此刻起伏不定的心绪,既有迷茫,也有期待。
11
精进
清代稿本的抄写工作比程远想象的更具挑战性。稿本主人是位书法家,批注多用行草书写,龙飞凤舞,许多字程远根本无从辨认。
为了完成任务,程远每天上午去首都图书馆查阅草书字典,下午回家练习。林小满得知他的困难后,经常下班后过来指导,有时还带些罕见的书法资料给他参考。
你看,这个之字的草书写法像波浪,而心字底则是三个点。一个周五晚上,林小满指着稿本上的一行批注解释道。两人凑得很近,程远能闻到她发丝间淡淡的檀香。
这里连笔太厉害了,根本看不出是什么字。程远苦恼地摇头。
试着从上下文推断。林小满耐心地说,古籍批注多有套路,比如某本作某、此处疑脱之类的固定用语。
在她的帮助下,程远逐渐掌握了稿本的规律,抄写速度明显提升。更让他惊喜的是,自己的书法水平在这过程中突飞猛进,已经能够写出像模像样的行草了。
一天,林教授来检查进度,看到程远的最新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