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后,难得地露出了笑容:不错,有几分神韵了。看来小满没少帮你。
林老师教得好。程远谦虚地说,耳根却有些发热。
你们两个年轻人,倒是挺合拍。林教授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们一眼,转身去书房了。
林小满假装没听见,低头整理纸张,但程远注意到她的耳尖微微泛红。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氛围,既让人心跳加速,又莫名安心。
随着时间推移,程远发现自己越来越期待林小满的到访。她不仅带来了专业知识,更给他的抄书生活注入了活力。有时她会讲些古籍部的趣事,有时会带来自制的小点心,还有时会安静地坐在一旁看书,两人各忙各的,却有种无言的默契。
一个月后,程远终于完成了清代稿本的抄写工作。当他将厚厚一摞宣纸交给林教授时,老人仔细检查后满意地点头:很好,远超预期。我朋友很满意,这是报酬。
林教授递来一个信封,比约定的还要厚。程远打开一看,竟然是六万元。
这......他惊讶地抬头。
多出的一万是小满的建议。林教授解释道,她说你为了这个项目专门学习了草书,应该得到补偿。
程远心头涌上一股暖流。他没想到林小满会这么为他着想。
对了,我下个月要去杭州参加一个古籍研讨会,需要助手。林教授突然说,包食宿,每天补贴500元,你有兴趣吗
程远瞪大眼睛。这不仅是赚钱的机会,更是学习与拓展人脉的绝佳平台。当然有兴趣!谢谢林教授!
别谢我。林教授摆摆手,是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这个机会。不过——他话锋一转,如果你真想在这行发展,光会抄书还不够。古籍修复、版本鉴定、装帧技艺,这些都要系统学习。
程远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问:林教授,您觉得我该参加国图的培训课程吗
早该去了!林教授毫不犹豫地说,学费不用担心,我可以先借给你。等你学成接活,再慢慢还我。
这个突如其来的慷慨提议让程远眼眶发热。他想起自己当初只是为了糊口才开始抄书,如今却遇到这么多愿意帮助他的人。
我会认真考虑的。他郑重承诺。
离开林教授家时,程远在楼下遇到了刚下班回来的林小满。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一层金边。
听说你答应跟爷爷去杭州了她笑着问。
程远点点头:多亏了你帮我。对了,谢谢你建议林教授多给我报酬。
那是你应得的。林小满认真地说,你知道吗爷爷很少这么欣赏一个人。他说你有匠气,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很难得。
匠气程远第一次听到这种评价。
就是对技艺的专注与敬畏。林小满解释道,很多年轻人学古籍修复只是为了谋生,但你是真心热爱这份工作。这种态度,比技术更重要。
程远突然意识到,自己这段时间的变化有多大。从最初的被迫抄书,到现在真心沉浸其中;从只关心报酬多少,到开始欣赏古籍本身的价值。这种转变悄无声息,却真实地重塑了他。
我想参加国图的培训。他脱口而出,林教授说可以借钱给我。
林小满眼睛一亮:真的太好了!我们可以做同学了!我也报名了进阶课程。
这个消息让程远心跳加速。不仅因为培训意味着职业转型,更因为他将有更多时间与林小满相处。
那......杭州回来后,我们一起报名他试探性地问。
一言为定!林小满伸出小指,像个孩子一样要拉钩。
程远笑着勾住她纤细的手指,两人在夕阳下拉钩约定,影子在地上融为一体。这一刻,程远感到自己的人生仿佛翻开了全新的一章——不再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