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预订。
按照成本计算,一斤红薯能做出二两粉条,红薯的收购价是五分钱一斤,做成粉条能卖八毛钱一斤。
利润率超过300%!
发财了!林三贵兴奋地算账,要是每天做一百斤粉条,一天就能赚六十多块钱!
那还等什么赶紧收购红薯!
消息传开后,村里人都抢着卖红薯给林家。
因为林家的收购价比其他地方高两分钱,农民们都很高兴。
婉秋真是个好孩子!
她不但自己发财,还带着大家一起富!
很快,林家就收购了一万多斤红薯,堆满了整个仓库。
全家人都投入到粉条生产中。
林大山负责操作机器,林三贵和林婉秋负责加工,林二牛负责晾晒,林老太负责打包。
每天都能生产两百多斤粉条,供不应求。
县城的几家饭店都成了固定客户,还有商贩专门来采购,运到其他县去卖。
一个月下来,光粉条就赚了一千八百块钱!
这比我在工厂一年的工资还多!林大山感慨地说,早知道农村有这么多机会,我就不应该看不起这里。
大伯,这还只是开始呢!林婉秋信心满满,等咱们把花生油、玉米面的生产线也建起来,收入还能翻几倍!
正说着,村支书带着几个人来了。
婉秋啊,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村支书笑容满面,县里的领导听说了你们家的事迹,要来参观学习呢!
县领导林婉秋一愣,来我们家干什么
你们这个农产品加工的模式很先进,既帮农民增收,又发展了乡村经济,县里想推广你们的经验。
林婉秋心中一动。
如果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她的计划就能实施得更顺利了。
那太好了!我们一定好好配合!
三天后,县委副书记带着一个考察团来到了林家。
看到整洁的院落、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忙碌的生产场面,领导们都很满意。
这就是典型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副书记点头称赞,既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问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创造了就业机会。这种模式值得在全县推广!
婉秋同志,你们有什么困难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的吗
林婉秋想了想,提出了几个需求:
第一,希望政府能帮助我们联系更多的销售渠道,比如与国营商店合作。
第二,我们想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更大的场地和更先进的设备,希望政府能在用地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第三,我们想成立一个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希望政府能在政策上给予指导。
副书记一边听一边记录,频频点头:
你的想法很好!县里会全力支持!用地的事情我们可以特批,资金方面可以申请扶持资金,销售渠道我们来帮你们联系。
至于合作社的事情,这个想法非常前瞻!我们正在考虑如何发展集体经济,你这个模式正好符合政策方向。
林婉秋心中大喜。
有了政府支持,她的农产品加工计划就能做得更大了!
不但能让林家发财,还能带动整个村子、整个县的经济发展。
这才是真正的致富之路!
第十章
政府的支持来得比预想的还要快。
一个星期后,县里就批下了十亩地的使用权,让林家建设农产品加工厂。
同时还批了五千块钱的扶持资金,用于购买设备和扩大生产。
这下咱们可以大干一场了!林大山兴奋地看着规划图,十亩地够建一个像样的工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