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林婉秋的规划很详细:

    主厂房用来安装各种加工设备,仓库用来储存原料和成品,办公室用来管理和接待客户,还要建一个职工食堂。

    我们不但要自己发财,还要解决村里人的就业问题。她说,等工厂建好了,至少能提供五十个工作岗位。

    开工典礼那天,整个村子都轰动了。

    县领导亲自来剪彩,村民们都跑来看热闹。

    咱们村出了个女企业家!

    婉秋真是争气啊!

    以后咱们也能在家门口上班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脸上都是兴奋和骄傲。

    施工过程中,林婉秋没有闲着。

    她开始培训第一批工人,都是村里的妇女和青年。

    做粉条看起来简单,但每个环节都有技术要求...

    红薯要挑选好的,磨浆要均匀,沉淀要充分...

    晾晒的时候要注意温度和湿度,这样做出来的粉条才有韧性...

    她把每个工序都标准化,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

    这样即使是没有经验的人,也能很快掌握技术。

    同时,她还派林大山去其他县考察,学习更先进的加工技术。

    大伯,您去看看人家是怎么做花生油的,我们也要上这个项目。

    还有玉米面加工,咱们县的玉米产量很大,市场潜力很好。

    林大山一去就是半个月,回来的时候带回了很多新技术。

    婉秋,我学到了好多新东西!他兴奋地说,榨油机的构造我已经摸清了,玉米面加工的设备也不复杂,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制造!

    太好了!那我们就同时上三个项目:粉条、花生油、玉米面!

    两个月后,林家农产品加工厂正式投产。

    工厂虽然不大,但设备齐全,工艺先进,产品质量很好。

    开业第一天,订单就排满了。

    县城的几家国营商店都来签合同,要求长期供货。

    邻近几个县的商贩也闻讯赶来,争相订购。

    婉秋,你这个厂子开得太及时了!一个商贩说,现在市场上很难买到这么好的粉条,你们的产品填补了空白!

    第一个月的营业额就达到了八千块钱,纯利润三千五百块。

    而且随着知名度的提高,订单还在不断增加。

    照这个势头,一年赚五万块钱不成问题!林三贵兴奋地算账。

    五万块钱在这个年代是个天文数字,相当于一个工人五十年的工资!

    更重要的是,工厂解决了村里四十多人的就业问题。

    这些人每月能拿到十五到二十块钱的工资,比种地强多了。

    婉秋真是我们村的福星!

    她不但自己发财,还带着大家一起富!

    村民们对林婉秋感激不尽。

    但林婉秋没有满足于现状,她还有更大的计划。

    奶奶,我想成立一个合作社,把周围几个村的农民都组织起来。

    怎么组织

    我们提供技术和销售渠道,他们提供原料和劳动力。大家一起发展农产品加工,共同致富。

    这就是她一直想做的事情——不仅仅是让林家发财,而是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现代,这叫做产业扶贫,是非常先进的发展模式。

    林老太虽然不太懂这些大道理,但她支持孙女的决定:

    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奶奶相信你!

    很快,林婉秋就开始在周围几个村宣传合作社的理念。

    大家一起干,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我们提供技术培训,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零亲情修复师简介 >六零亲情修复师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