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口袋里的石子硌得大腿生疼,我却舍不得把它们拿出来。
十二颗灰白的鹅卵石,是我昨天傍晚在人工湖边一颗一颗捡来的。它们在我的指缝间碰撞时,会发出细微的声响,像是遥远星辰的私语。
美术楼后的三层石阶被夕阳染成蜜糖色。
我坐在最上面一级,数着梧桐叶飘落的节奏。一片,两片,三片……第十一片叶子打着旋儿落在我脚边时,那个声音突然从头顶传来。
同学,你坐在这里很久了。
我猛地睁开眼,阳光刺得视线模糊。逆光中只能看见一个高瘦的轮廓,怀里抱着一摞书。
我下意识攥紧左手手腕,那里的青花瓷纹身还新鲜着,纹路间藏着几道结痂的伤痕。
我叫钟巳。他自顾自地在我旁边坐下,书本搁在膝盖上,历史系的。
我闻到他身上有股淡淡的檀香味,混着旧书的油墨气息。我的右手不自觉地摸向口袋,石子们立刻给了我回应。
你是美术学院的吗他问。
你怎么知道我的声音比想象中嘶哑。
颜料。他指了指我的袖口,那里沾着一抹钴蓝色,还有你右手拇指的茧子。
一片梧桐叶飘落在我们之间的石阶上。我偷偷打量他的侧脸,阳光给他的睫毛镀上金边,眼睛是罕见的琥珀色,像博物馆里那尊宋代琉璃盏的釉彩。
你口袋里装的是什么他突然转头问我。
我的手指僵住了,石子差点从指缝漏出去。没什么。
他笑了笑,从背包里取出一个乌木小盒。我收集的碎瓷片。盒盖掀开的瞬间,十几块瓷片在夕阳下泛出青白色的光,每一片都有四百年以上的历史。
我的呼吸不自觉地放轻了。那些残缺的瓷片上,钴蓝花纹有的清晰如新,有的已经晕染开,却莫名让人挪不开眼。
看这片。他拈起一块边缘不规则的瓷片,动作轻得像在触碰蝴蝶翅膀,宣德年间的青花碎片,莲纹的线条多流畅。
当冰凉的瓷片落入我掌心时,一阵战栗顺着脊背爬上来。阳光穿透薄瓷,那些蓝色的花纹突然活了过来,在我手上投下摇曳的光影。
为什么都是碎的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因为完整的东西太少了。他的声音忽然低了下去,我们能遇到的,大多是碎片。但这不妨碍它们美丽。
胸腔里有什么东西轻轻颤动。我松开一直紧握的左手手腕,青花瓷纹身暴露在夕阳下,新鲜的伤痕像几道裂纹横贯花纹。
他的目光在那停留了一秒,又平静地移开。这块很特别,他又取出一块瓷片,裂纹里渗进了泥土,经过几百年,反而成了它的一部分。
我突然喘不上气来。站起身时,那块瓷片从指间滑落,在石阶上摔成更小的两半。
对不起,我该走了。我转身要走,却听见他在身后说:
等等。他弯腰捡起碎片,递到我面前,它已经碎了四百年,不在乎再碎一次。
我看着他琥珀色的眼睛,慢慢伸出手。当指尖碰到瓷片的瞬间,一滴眼泪猝不及防地砸在上面,在青花纹路上洇开一片深色痕迹。
下周三下午,他说,文博楼有古陶瓷修复活动。如果你有兴趣。
我没回答,只是攥着那块碎瓷片快步离开。走出很远才发现,瓷片的尖角已经刺进掌心,却在疼痛中奇异地感到一丝安宁。
那天夜里,我把石子们排放在窗台上,转而将那块瓷片贴在枕头下面。春分时节的风格外喧嚣,摇晃着梧桐树枝,发出碎瓷相撞般的声响。
周三的雨来得突然。我在文博楼前的梧桐树下站了二十分钟,雨水打湿了帆布鞋,也打湿了装着瓷片的纸袋。正要离开时,一把黑伞遮在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