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1章
五月的阳光透过图书馆高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在古籍阅览室的长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俞婉宁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将滑落的黑框眼镜推回鼻梁上。她的周围堆满了书籍和资料,活像一座小型堡垒,将她与外界隔离开来。
《唐代诗歌中的时空观念研究》——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她毕业论文的标题。这是她文学系研究生二年级的课题,已经进行了大半年,却总感觉还缺少些什么。
应该还有一本《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时间意识》才对...婉宁小声嘀咕着,手指在图书馆检索系统上快速滑动。屏幕上显示这本书最后一次借阅是在三年前,现在应该就在古籍区的某个书架上。
她轻手轻脚地起身,生怕惊扰了这片区域的宁静。古籍区总是这样,连呼吸声都显得突兀。婉宁沿着标有文学理论的书架慢慢寻找,指尖轻轻划过那些或新或旧的书脊。
啊,在这里。她眼睛一亮,发现目标正安静地躺在书架最上层。那本书看起来比想象中要厚实得多,深蓝色的布面书脊上烫金的字迹已经有些褪色。
婉宁踮起脚尖,手指勉强能够到书的下缘。就在她即将碰到书的瞬间,另一只修长的手从她头顶上方轻松地取下了那本书。
抱歉,这本书是我先预约的。
一个低沉冷静的男声从身后传来。婉宁猛地转身,差点撞上来人的胸膛。她后退一步,抬头对上一双如深潭般平静的眼睛。
眼前的男人比她高出大半个头,穿着简洁的白衬衫和深灰色西裤,领口处的扣子松开了两颗,露出清晰的锁骨线条。他的面部轮廓分明,鼻梁高挺,薄唇紧抿,整个人散发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理性气质。
您...您说什么婉宁一时没反应过来,视线从男人的脸移到他手中的书本上。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时间意识》,男人晃了晃手中的书,图书馆的系统显示这是最后一本,我昨天就预约了。
婉宁这才注意到他胸前别着教师校徽。物理学院的一个物理系的老师为什么要借文学理论的书
程景珩教授她试探性地问道,想起曾在校园网站上见过这位最年轻教授的照片。
男人微微挑眉,似乎有些意外被认出。是的。你是...
文学院研究生,俞婉宁。她简短地自我介绍,目光仍盯着那本书,程教授,这本书对我的毕业论文至关重要。您看...能否通融一下我只需要借阅一周,不,五天就够了。
程景珩的表情没有丝毫松动。我也急需这本书中的几个章节作为参考资料。我的研究涉及时间观念的跨学科分析。
婉宁感到一阵烦躁。这些理工科的人总是这样,以为随便拿几个术语就能跨界指点江山。恕我直言,程教授,文学理论的研究需要沉浸式的细读,不是简单地摘取几个概念就能应用于物理学的。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对方毕竟是教授,自己这样的态度实在不妥。但出乎意料的是,程景珩并没有生气,反而眼中闪过一丝兴味。
你认为文学与科学是完全割裂的领域他问道,声音依然平静,却多了一丝探究的意味。
婉宁深吸一口气,决定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是割裂,但研究方法截然不同。科学追求普遍规律,而文学关注个体体验。就像时间——物理学中的时间是可测量的常量,但在诗歌中,时间是有弹性的主观感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程景珩突然念出王勃的诗句,诗人眼中的时间确实与物理方程式中的t大不相同。
婉宁惊讶地睁大眼睛。她没想到这位物理教授竟能随口引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而且发音标准,语调抑扬顿挫。
您...懂中国古典文学
程景珩嘴角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