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青石路上拖出长长的血痕。杨荣匆匆赶来,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泰宁侯强征民夫三千,每日劳作长达十二个时辰,已有数十人过劳而死……
张辅怒不可遏,大步上前夺过陈珪手中的皮鞭:陈珪!陛下三令五申,不得扰民,你竟敢如此放肆!
陈珪冷笑一声,眼中满是不屑:信安伯,这紫禁城是陛下钦定的工程,工期紧、任务重,不用些非常手段,如何能按时完工
两人正争执间,一匹快马飞驰而来,骑手高举着一份明黄色的诏书:圣旨到
——
着张辅、朱能即刻彻查营造贪墨一案,凡涉案人员,不论官阶高低,一律严惩不贷!
朱棣的诏书如同惊雷,在工地炸开。勋贵们脸色骤变,而张辅和朱能则相视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他们知道,一场围绕着权力、金钱和阴谋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在琉璃窑深处,昏暗的油灯下,一个神秘人正在砖坯上刻着奇怪的符号。那些符号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是一套复杂的金融公式。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喃喃自语道:就让这些朝廷命官,好好尝尝现代金融的厉害吧……
另一边,沐昕带着一队人马闯入金氏商号的库房。当沉重的库门缓缓打开,众人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
满屋子的账本、契约和金银财宝,记录着勋贵们如何通过
楠木预购
等手段,将江南富商的财富洗劫一空。而在账本的夹层中,还藏着汉王朱高煦与金氏商号往来的密信,字里行间透露出夺嫡的野心。
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惊人的秘密被揭开。姚广孝设计的
迁都债券,本是为了筹集迁都所需的资金,却被勋贵们利用来敛财;郑和船队筹备的资本运作中,也掺杂着大量的黑幕交易。而洪氏商号的破产,更是江南资本被迫北迁的缩影,无数商人的心血毁于一旦。
张辅和朱能带领着锦衣卫,与勋贵们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在这场较量中,力量与智慧的碰撞不断上演。张辅凭借着多年征战的经验,在抓捕行动中展现出强大的力量和果敢的决策。当他们包围金氏商号的一处秘密据点时,几名悍匪负隅顽抗。张辅大喝一声,手中长剑如闪电般出鞘,剑光闪烁间,慢动作下,他的剑尖精准地挑开对方的兵器,紧接着手腕翻转,剑柄重重砸在对方胸口,悍匪如断线风筝般倒飞出去,撞在墙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而朱能则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巧妙地瓦解了勋贵们的势力。在一次对峙中,朱能面对数十名叛军,毫不畏惧。他挥舞着手中的大斧,每一次劈砍都带着千钧之力,高速节奏下,叛军的兵器纷纷被砍断。与此同时,他还大声呵斥,利用言语威慑,让叛军军心大乱。
在这场较量中,环境也成为了他们的助力。狭窄的巷道、堆积的货物,都成为了战斗的阻碍和掩护。张辅和朱能巧妙地利用这些环境因素,时而迂回包抄,时而设下埋伏,让勋贵们防不胜防。
随着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朱棣的怒火也愈发强烈。他亲自坐镇午门,审理此案。当那些触目惊心的账本和证据摆在面前时,勋贵们再也无法狡辩。最终,涉案人员被一一严惩,一场震动朝野的贪墨大案终于落下帷幕。
这场风波带来的影响却远未结束。朱棣意识到,迁都带来的不仅是政治中心的转移,更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他采纳了朱高炽的建议,推行商保制度,设立飞票密验司,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这些制度创新,不仅为大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在紫禁城的建设工地上,新的建材源源不断地运来,工匠们的号子声再次响起。张辅站在高处,望着这片正在崛起的宏伟宫殿,心中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