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柳长青走到王大锤面前,沉声道:我是锦衣卫柳长青,有话好好说,我一定如实上报朝廷。

    王大锤见他眼神诚恳,便将织工们的困境一一道来。

    柳长青深知,织工暴动背后,恐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很可能与藩王势力有关。他安抚好织工后,便开始着手调查。很快,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

    苏州织染局正在进行的军需布生产,竟被人实施了

    三梭布调包计。原本应该供给边军的优质三梭布,被换成了劣质布匹,而真正的军需布则不翼而飞。

    柳长青凭借现代知识,仔细检查这些劣质布匹。他发现布匹的色牢度极低,轻轻一搓,染料便会脱落。他立即想到了锦衣卫的

    色牢度检测法,通过将布匹浸泡在特殊溶液中,观察染料的脱落情况,以此作为取证的关键。经过检测,这些劣质布匹果然存在严重问题,而背后的黑手,极有可能是藩王势力。

    与此同时,兵部尚书齐泰在暗中调查秦晋二王的动向时,查获了一份

    布甲盟书。盟书用特殊的密码书写,锦衣卫千户卢振经过日夜破译,终于揭开了其中的秘密。原来,秦晋二王与其他藩王勾结,企图通过控制布匹交易,筹措军资,密谋造反。盟书中详细记录了他们的计划,包括如何利用江南织染局的官营体系弊端,获取利益,以及如何用布匹制作布甲,装备私兵。

    建文帝得知此事后,震惊不已。他深知,若不及时解决织工问题,平息民愤,很可能会给藩王们可乘之机。于是,他决定亲赴苏州,安抚织工。建文帝身着便服,来到织染局,与织工们面对面交谈。他倾听着织工们的诉求,承诺会平抑布价,减轻赋税,并让户部主事夏原吉负责此事。织工们见皇帝如此诚恳,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

    然而,就在局势稍有缓和之时,又一个危机出现了。有人在苏州城的大街小巷发现了用靛蓝染料书写的反诗,诗中言辞激烈,煽动民众反抗朝廷。柳长青意识到,这是真凶在背后搞鬼,企图再次挑起事端。他立刻展开调查,通过对染料的分析,以及对字迹的比对,终于锁定了嫌疑人。

    嫌疑人是织染局的一名染布师傅,受藩王势力收买,故意制造混乱。柳长青带领锦衣卫,包围了染布师傅的住所。染布师傅见事情败露,抽出一把染布用的刮刀,负隅顽抗。柳长青眼神一凛,抽出绣春刀,与对方展开搏斗。

    狭小的屋内,两人你来我往,刮刀与绣春刀相撞,发出刺耳的

    铮铮

    声。染布师傅身形灵活,利用屋内的染缸、布匹等物品,不断躲避柳长青的攻击。柳长青却凭借着现代格斗技巧,步步紧逼。突然,染布师傅将一缸靛蓝染料泼向柳长青,柳长青侧身躲过,染料

    哗啦

    一声,洒在地上,溅起一片蓝色的水花。

    柳长青抓住时机,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脚踢飞刮刀,然后用绣春刀抵住对方咽喉。说,谁指使你的

    他冷声问道。染布师傅自知无法逃脱,便将幕后主使和盘托出。至此,织工暴动、军需布调包以及布甲盟书等一系列事件背后的阴谋,终于被揭开。

    为了彻底解决织染行业的问题,建文帝下令对江南织染局进行改革,推行布钞,规范布匹交易,并加强对藩王势力的管控。柳长青在这场风波中,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的名字也在朝堂和民间渐渐传开。

    第四章

    九边布阵

    洪武三十一年深秋,大同城的寒风裹挟着沙砾,如利箭般穿透将士们单薄的衣衫。城墙上的旌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发出

    噼啪

    的撕裂声,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危机。自从周王朱橚首遭废黜,藩王与朝廷的矛盾愈发尖锐,九边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锦衣卫受命维持新朝稳定简介 >锦衣卫受命维持新朝稳定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