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一章:留都暗影与新任小旗

    永乐十四年的南京城,秦淮河的脂粉气混着潮湿的水汽,将整座城池裹成黏腻的锦缎。柳长青踩着青石板上的青苔,望着北镇抚司朱漆斑驳的匾额,腰间新换的绣春刀随着步伐轻撞,发出细碎的金属鸣响。穿越至此不过三日,他仍未完全适应这具身体的虚弱

    ——

    原主柳长青久病缠身,此刻他每走一步,肋下旧伤都在隐隐作痛。

    新来的

    千户纪纲斜倚在太师椅上,蟒纹补服在烛光下泛着冷光。他指尖把玩着一枚鎏金护甲,眼神如鹰隼般扫过柳长青,山东布商被劫案,应天府推来的烫手山芋,你去办。

    话音未落,案头的《大明律》被他重重合上,惊起满室灰尘。

    柳长青接过卷宗时,注意到纪纲袖口露出的三槐堂刺青

    ——

    那是他在漕运案中曾见过的标记。走出衙门,暮色中的南京城华灯初上,秦淮河画舫的丝竹声与市井叫卖声交织,远处郑和船队归港的号角声穿透云层,震得人心神激荡。

    案发的崇安客栈弥漫着腐朽的檀香味。柳长青蹲在客房角落,用细炭灰轻轻洒在地面

    ——

    这是他改良的土法指纹提取术。当烛光倾斜时,床榻边缘显现出几枚模糊的掌纹,指节处有明显的老茧,绝非普通文弱书生所有。

    官爷,那日那伙人就是在此设局!

    布商陈栋的声音带着哭腔,他腰间褪色的杭缎锦带,与手中崭新的和田玉佩极不相称。柳长青的目光扫过他靴底沾着的红泥

    ——

    那是江西铅山县特有的土质,与他声称从未踏足铅山的口供相悖。

    更夫打更的梆子声传来时,柳长青在墙缝里发现了残留的药粉。他用银簪试探,针尖泛起诡异的黑色

    ——

    是曼陀罗与乌头草的混合,这迷药的配方,与漕运案中倭寇使用的迷药如出一辙。正当他凝神分析时,窗外突然传来细微的衣袂摩擦声。

    柳长青猛地翻身滚向桌底,一支淬毒袖箭擦着发髻钉入木柱。他抄起烛台掷向窗口,在玻璃碎裂的脆响中,瞥见黑影手腕处的三槐堂刺青。追逐声惊起满街犬吠,他追至秦淮河畔,却见那人跃上船篷,船帆上

    郑

    字大旗猎猎作响

    ——

    竟是郑和船队的商船。

    次日再审陈栋,柳长青将带毒袖箭重重拍在案上:你与铅山县丞蔡渊到底有何勾当

    布商脸色骤变,膝盖在青砖地上磕出闷响:官爷饶命!小人不过是...

    不过是想借建南道公子之名,骗些货款周转...

    骗货款需要用倭寇的迷药

    柳长青逼近时,陈栋突然暴起,手中匕首直刺咽喉。现代格斗技巧本能运转,柳长青侧身避开,肘部狠狠砸向对方后颈。在陈栋倒地的瞬间,他摸到对方怀中的密信,上面

    太子少傅杨士奇亲启

    的火漆封印在阳光下泛着暗红。

    夜幕再次降临时,柳长青站在北镇抚司的地牢前。刑具的寒光中,他想起纪纲意味深长的笑。远处郑和船队的灯火倒映在秦淮河上,将河水染成流动的金红。当第一颗星子点亮夜空,他握紧手中的密信

    ——

    这起看似简单的劫银案,已然牵扯出留都错综复杂的权力网络,而他手中的绣春刀,注定要在这暗流涌动的朝堂中,劈开重重迷雾。

    第二章:公子画皮与铅山迷雾

    南京城的晨雾还未散尽,柳长青已叩响黄福府邸的铜环。门扉开启的刹那,沉香与墨香扑面而来,八旬老臣斜倚在湘妃竹榻上,褪色的补服袖口还绣着工部云纹,却掩不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锦衣卫:京华白银劫难录简介 >锦衣卫:京华白银劫难录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