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住手指间摩挲佛经留下的薄茧。
建南道林元
黄福转动佛珠的手顿住,那孩子随父在任时,常来我府上习礼。束发冠要用福州乌木,腰带必配寿山石雕,连请安的手势......
老人突然剧烈咳嗽,指节敲了敲案几上的《闽中海错疏》,去年他成婚,三书六礼用的还是我教的古制。
柳长青的指尖划过卷宗里的拜帖摹本。伪造者不仅临摹了林元的瘦金体笔迹,连帖角钤印的
元
字缺口都分毫不差。他突然想起陈栋描述中,骗子腰间若隐若现的龙涎香
——
那是福建藩王贡品,寻常商贾绝难染指。
铅山县的青石板路被春雨泡得发亮。柳长青混在香客中踏入县学,正撞见曾棨挥毫写下
锦江春色来天地。这位未来状元郎的狼毫笔尖还滴着墨,抬头时目光清亮:前日确有个外乡人问起蔡县丞,说要投其所好备些端砚。不过......
他突然压低声音,那人看我案头的《武经总要》,竟能指出李靖阵法的疏漏。
夜幕降临时,柳长青蹲在信江码头的芦苇丛中。腐臭的江水拍打着木桩,远处漕帮货船上的梆子声与更夫呼应。当三道黑影翻过船篷,他立刻注意到领头者腰间的火折子
——
黄铜外壳刻着缠枝莲纹,开合时发出的
咔嗒
声,与军器局制式机关如出一辙。
留步!
柳长青暴喝着甩出飞爪。月光下,他看清对方脸上敷着的人皮面具,边缘处还残留着鱼鳔胶的腥味。打斗瞬间爆发,绣春刀与朴刀相撞的火星溅在芦苇上,引燃一片火海。柳长青利用特种兵的擒拿术扣住对方手腕,却在对方衣内摸到半块玉珏,上面的篆文
景
字
——
正是李景隆旧部的徽记。
漕帮的增援来得迅猛。柳长青被二十余人逼至码头边缘,江水的寒意浸透靴底。当为首的漕帮头目挥刀劈来时,他突然抓住对方腰间的漕运腰牌,上面
陈
字火漆未干。陈瑄大人的远亲
他冷笑一声,将腰牌狠狠砸向石柱,那便让南京城的人都知道,漕帮如何包庇骗子!
混乱中,柳长青的后背撞上盐袋堆。咸涩的颗粒钻进衣领,他趁机摸出怀中的迷香
——
这是用现代化学知识改良的配方。当烟雾弥漫,他听见有人用闽粤官话咒骂:快撤!别坏了太子少傅的事!
追兵的脚步声渐远,柳长青在烧焦的芦苇中拾起半张残页。上面的蝇头小楷列着一串名字,最末处赫然写着
李景隆旧部设宴,子时醉仙楼。远处铅山县衙的灯笼在雨中明明灭灭,他握紧绣春刀,刀锋映出自己冷冽的眼神
——
这场披着官服的骗局,终于要露出獠牙。而他要做的,就是在醉仙楼的宴会上,撕开那层画皮。
第三章:金陵网罗与勋贵疑云
南京城的深秋裹着潮湿的寒意,柳长青握着炭笔的手顿了顿,宣纸上的
假公子
画像逐渐清晰:下颌微收的姿态带着武将的倨傲,眉梢挑起的弧度却又透着文人的狡黠。案头散落着龙江船厂的匠户名册,火折子的黄铜残片在烛光下泛着冷光,与徐辉祖旧部的族谱叠放在一起。
大人,醉仙楼的账房招了。
陈武推门而入,披风上还沾着秦淮河的水汽,那批假银票的纸张,正是龙江船厂用来包船钉的贡纸。
柳长青的目光扫过名册上蒯祥的名字
——
这个年轻匠户的履历里,赫然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