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目混乱,字迹也潦草不堪。
这正是林氏的下马威。她想用这些垃圾账簿来磋磨沈知微的耐心,让她知难而退。
沈知微心中冷笑。她前世虽然也是个对数字不敏感的草包,但今生,她脑中那些现代知识里,关于会计、审计、统计学的概念,可是清晰无比。
秋月,去取笔墨纸砚来。沈知微吩咐道,另外,再给我准备一个算盘,还有几把戒尺。
大小姐,您要这些做什么秋月不解。算盘她懂,可要戒尺做什么
沈知微微微一笑:山人自有妙计。
她要做的第一步,不是去逐条核对这些烂账,而是要从这些烂账中,找出林氏做账的习惯和风格,以及最容易出纰漏的地方。
她先将账簿按照年份粗略归类,然后开始运用她脑中的统计学知识。
古人做账,虽然没有现代会计那么规范,但也讲究一个大致的平衡。她要看的,是趋势。
她让秋月帮她念账目上的条目和金额,她则在一张大纸上,用简单的符号和线条,记录下每年各项大宗支出的变化趋势。
比如,府中采买木炭的支出。正常情况下,每年的用量应该相对稳定,即便有波动,也应在合理范围之内。但她很快发现,其中有一年,木炭的采买量和支出,突然比上一年暴增了五成,而那一年,相府人口并未增加,冬天也并非异常寒冷。
再比如,布匹绸缎的采买。相府主子们的份例是固定的,每年新增的衣物数量也应有定数。但账簿上显示,某几年的布匹支出,同样出现了不合常理的飙升。
这些,在现代审计中,叫做异常波动点,是重点审查对象。
秋月,你来看看这里,沈知微指着纸上她画出的简单曲线图(虽然古人不懂曲线图,但她用长短不一的横线表示金额大小,也能直观看出趋势),这是宣和三年,府中采买木炭的支出,比宣和二年,高出了整整一百二十两银子。而宣和四年,又回落了。你可记得,宣和三年冬天,有何异常之处
秋月仔细回想了片刻,摇头道:奴婢不记得了。似乎……与往年并无不同。
这就对了。沈知微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没有异常的天气,没有增加的人口,木炭用量却凭空多出这么多。这里面,定有猫腻!
她又指向另一处:再看这里,宣和五年,母亲的锦瑟院修缮,账簿上记支出三百八十两。但据我所知,那年锦瑟院只是简单粉刷了墙壁,换了几扇窗棂,如何用得了这许多银子
她前世虽然糊涂,但对府中一些大事还是有印象的。
秋月听得目瞪口呆:大小姐,您……您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在她印象里,大小姐对这些庶务向来是不闻不问的。
沈知微微微一笑:用心去看,自然就能看出端倪。
她并非真的过目不忘,而是她知道从哪里入手,知道哪些数字背后可能隐藏着问题。这便是现代知识带给她的优势。
她让秋月将这些她标记出来的疑点逐条抄录下来,注明原始账簿的页码和条目。
仅仅一个上午,她便从那堆积如山的烂账中,找出了十几处明显的、不合常理的支出记录。这些记录,金额有多有少,但都指向一个可能——有人在虚报开支,中饱私囊!
而这些烂账,正是林氏自以为聪明,丢给她来消遣的。却不知,越是混乱无序的账目,越容易留下破绽。
下午,林氏派人来请沈知微去她的锦瑟院,一同核对账目。
沈知微带着秋月,以及她上午整理出来的那一小叠疑点记录,施施然前往。
一场关于账簿的正面交锋,即将在锦瑟院展开。
第五章:统计初显威,嫡女巧设局
锦瑟院内,熏香袅袅,布置得富丽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