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手。是‘衬衫’的朋友在呼唤。他声音低缓,像深海的潮涌,它们说,等‘心跳贝’找到另一半,就能拼成完整的星图。
晓阳迷迷糊糊地将脑袋靠在陆士窦肩上,恐龙玩偶耷拉下来。陆士窦抱着孩子走向客房的背影,肩背宽阔而安稳,袖口那抹靛蓝在昏暗光线下沉静如夜海。林小蕃靠在沙发里,指尖无意识抚过蜡笔画上那片代表深海的靛蓝。七百米外的呼唤。缺了一半的星图。她口袋里的心跳贝贴着皮肤,温润微烫。这一次,她清晰地听见了自己心跳的回声,在寂静的客厅里,与深海某处新生的珊瑚虫,共振着同一片潮汐。
衬衫珊瑚没能如期回家。沉船区的水文监测浮标传回异常湍流数据,放归计划无限期推迟。林小蕃捏着手机,屏幕上陆士窦最后一条信息停留在五天前:水流矢量突变,需重新建模。字句像被海水泡过的绳索,紧绷而干涩。她点开晓阳发来的语音,孩子用蜡笔在纸上哗哗涂抹的背景音里,兴奋地描述新画的珊瑚星际舰队——舰长心跳贝指挥着橘树枝动力的飞船,正穿越靛蓝色的星云去接衬衫。童声的雀跃像根细针,轻轻扎在林小蕃心口那片为陆士窦悬起的海面上。她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决定把磨蹭哲学从儿童食谱升级为成人急救手册。
data-faype=pay_tag>
研究所门卫早已认得这张番茄脸,挥挥手放行。走廊尽头的实验室亮着惨白的顶灯,陆士窦趴在凌乱的观测数据图上睡着了,白大褂皱得像揉烂的航海图,袖口靛蓝墨迹晕染成一片淤青的海。恒温箱里,衬衫珊瑚枝静默如初,新生的十七个珊瑚虫在蓝光下收缩着触手,仿佛也感知到归途的迷茫。林小蕃没叫醒他,目光扫过满墙的洋流分析图。红蓝箭头的厮杀战场中心,一个用马克笔圈出的坐标点旁,写着力透纸背的七百米死结。她轻轻抽走他压着的图纸,换上一张从晓阳画册撕下的空白页,又将自己带来的玻璃罐放在图纸旁。罐底铺着湿润的泥土,十几只黑蚂蚁正扛着面包屑碎块,沿着罐壁蜿蜒上行。
陆士窦醒来时,额角还印着数据图纸的折痕。他茫然地看着蚂蚁在透明监狱里跋涉,又看向林小蕃推到他眼前的空白画纸。测测它们时速。她递来一支秒表,语气轻松得像在讨论午餐菜式。陆士窦眉心拧成深壑:林小姐,我现在需要计算的是每秒三米的海流剪切力,不是蚂蚁的爬行…0.3米每分钟。林小蕃按下秒表,截断他的抗拒,误差不超过百分之五。一只蚂蚁正奋力拖拽比它身躯大两倍的面包屑翻越土块山脊,触角高频颤动。陆士窦的视线无意识追随着那只蚂蚁,疲惫的眼底映出它渺小而执拗的身影。秒表滴答作响,像某种荒诞的倒计时。林小蕃在空白纸上画下第一条轨迹线:陆研究员,你人生最快的速度是多少陆士窦捏着鼻梁:大学四百米栏校纪录,五十五秒三。最慢呢笔尖在纸上停顿。陆士窦沉默。秒表走到三分钟,蚂蚁终于将战利品拖进罐壁缝隙。林小蕃在轨迹线末端画了颗五角星:比如此刻,你盯着这只蚂蚁看了整整一百八十秒,时速零公里。她抬眼,目光清澈地撞进他深潭般的眼底,可它的负重长征,改变了你脑电波的频率三分钟——这算浪费时间,还是时间的另一种流速陆士窦喉结滚动了一下,没说话,却也没再推开那张画满蚂蚁路线的纸。磨蹭疗法的第一次登陆,勉强守住滩头阵地。
次日黄昏,林小蕃举着两片巨大的法国梧桐落叶,堵在研究所车库出口。陆士窦摇下车窗,眼下乌青更重。气象模拟又失败了。他声音沙哑,湍流涡旋像打不开的死结…所以需要风。林小蕃将落叶塞进车窗,金黄的叶脉在暮色里舒展如翅,去江滩,放落叶风筝。陆士窦握着方向盘的手指关节发白:我没空玩…
十五分钟!林小蕃拉开车门坐进副驾,落叶边缘蹭过他沾着靛蓝墨迹的手腕,拯救‘衬衫’的七百米路,可能就差这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