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是不务正业、丢人现眼的代名词。卫东,这……这能行吗让人知道了,多难为情啊!而且,万一……万一被市管会(市场管理委员会)抓了咋办

    她的担忧溢于言表。

    梅子!

    林卫东加重了语气,双手扶住她的肩膀,让她看着自己的眼睛,咱一不偷二不抢,靠自己的力气和眼光挣钱,有啥丢人的市管会那边,我会先去打听清楚,办个临时的许可证明,咱合法经营!你看人家城里,不也有人摆摊吗日子过得比咱滋润多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柔和而充满诱惑:你想啊,梅子。要是生意好了,咱很快就能把缝纫机赎回来!还能给你扯块好料子做件新衣裳!你不是一直想要块的确良吗到时候,咱想吃肉就吃肉,再也不用算计着那点肉票!等钱再多点,咱就搬出这老土房,去镇上租间亮堂的瓦房住!咱也能买台收音机,晚上听听戏……

    林卫东描绘的未来图景,虽然朴素,却实实在在地击中了沈梅的心。新衣服、亮堂的房子、收音机……这些对她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再看看丈夫眼中那坚定的光芒和勃勃的雄心,她心里的天平开始倾斜。

    可是……一百块啊……万一……

    沈梅还是害怕。

    没有万一!

    林卫东斩钉截铁,梅子,你信我!这次,我绝不会让你失望!这缝纫机是你心爱之物,我比你更在意它!我发誓,三个月内,一定把它完好无损地给你赎回来!要是亏了,我林卫东就是去扛大包、卖苦力,也把钱还上,把缝纫机给你拿回来!他的誓言掷地有声,眼神里的决绝和担当,最终击溃了沈梅最后的防线。她看着丈夫,又看看那台陪伴她多年的缝纫机,最终,含着泪,重重地点了头。

    好……卫东,我信你。咱……试试!

    拿到沉甸甸的一百块钱,林卫东没有丝毫耽搁。他立刻去了省城一趟。凭借前世记忆和对潮流的把握,他避开那些一看就是劣质假货的摊位,用相对合理的价格,精心挑选了货源:

    *

    色彩鲜艳、弹力好的尼龙袜(红、白、黑最受欢迎)。

    *

    款式新颖的塑料发卡和头绳(带小花的、镶亮片的)。

    *

    几副看起来还算像样的蛤蟆镜(深色茶片)。

    *

    最关键的,是几盘翻录的邓丽君磁带(《甜蜜蜜》、《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音质虽有些杂,但在这个年代已是天籁。

    他甚至还进了一点物美价廉的塑料凉鞋和印着上海字样的白帆布挎包。

    东西不多,但种类齐全,目标明确——瞄准爱美的年轻人和赶时髦的小青年。

    回到县城,他第一时间跑去新成立的个体劳动者协会咨询,花了几块钱,办了一个简陋的、写着临时摊位的小木牌。有了这个护身符,他心里踏实多了。

    开张的日子选在一个星期天,县城大集,人最多的时候。地点就在百货大楼斜对面相对热闹的路口。

    林卫东借了辆板车,把货物拉到地方。当他笨手笨脚地铺开一块洗得发白的旧床单,把那些时髦货品一样样摆出来时,心脏紧张得怦怦直跳。前世他做过更大的生意,但都没有此刻这般忐忑。这不仅是生意,更是他向沈梅证明自己的第一步!

    沈梅也跟着来了。她穿着自己最干净整洁的蓝布衫,两条麻花辫梳得一丝不苟,但脸上写满了局促和不安,低着头,不敢看路人投来的目光,仿佛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她紧紧攥着衣角,手心全是汗。

    梅子,别怕。

    林卫东低声安慰她,把写有价格的小纸牌递给她,你就负责收钱,看东西。有人问价,你就照这个说。

    价格是他精心定的,比百货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回1980,弥补那场亏欠简介 >重回1980,弥补那场亏欠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