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最近的选稿太理想化。

    苏棠握着红笔的手顿住。茶水间飘来的咖啡香里,陆明远的声音混着窗外的雨声:下个月的诗歌交流会,你代表编辑部去参加吧。记得把林深那几首新作做成特辑——有时候,最锋利的回应,是让作品自己说话。

    散会后,苏棠在工位上反复摩挲邀请函。玻璃幕墙上的霓虹光影交错,她忽然想起今早林深邮件末尾的话:总觉得我们的交流,像在完成一首未写完的诗。指尖悬在键盘上方许久,她终于敲下回复:或许我们都在寻找,那些藏在文字褶皱里的共鸣。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温柔地淌过她新做的策划案,稿纸上诗歌交流会新人作品展示的标题,被晕染成一片朦胧的诗意。

    深秋的细雨裹着寒意,将诗歌交流会的会场晕染成朦胧的水墨画。苏棠站在展台后,指尖反复摩挲着装订成册的新人作品集,封面烫金的墨韵诗刊四个字在落地灯下泛着温润的光。她特意穿了藏青色连衣裙,领口别着枫叶形状的胸针,那是林深在邮件里提到过能呼应诗歌秋意的配饰。

    哟,这不是墨韵的新人编辑吗甜腻中带着刺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苏棠转身时,正对上周薇涂着酒红色指甲油的手,对方修长的手指正戳在《城市候鸟》的样页上,现在随便几句分行文字都能叫诗了‘不存在的绿洲’,这种虚无缥缈的意象,不过是新人博眼球的把戏。

    展台周围瞬间聚起一圈人。苏棠感觉喉咙发紧,攥着作品集的掌心沁出冷汗。她想起陆明远说过让作品自己说话,刚要开口,却听见人群外传来沉稳的男声:周编辑对诗歌的评判标准,倒像给所有作品套上了统一模具。

    黑色围巾随着步伐轻轻摆动,林深穿过人群走来,深灰色大衣下摆沾着细密的雨珠。他停在苏棠身侧,指尖点过作品集里《雨夜独白》的段落:就像这首诗,当‘雨滴在玻璃上画出迷宫’的意象出现时,不正是诗歌打破常规的魅力所在墨韵愿意为这样的探索提供平台,才让诗坛始终保有新鲜血液。

    data-faype=pay_tag>

    苏棠抬头望向林深的侧脸,发现他睫毛上凝着细小的水珠,在灯光下闪着微光。他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气混着潮湿的空气,莫名让她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周薇冷哼一声,甩着波浪卷发转身离开,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渐渐融入会场此起彼伏的讨论声。

    别紧张。林深压低声音,从大衣口袋掏出一枚银杏书签递给她,书签背面是我新写的诗,待会儿结束后,敢不敢和我聊聊他的目光里带着鼓励,像是他们无数次邮件交流时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苏棠握着书签,感受着纸张边缘的纹理。当她开始讲解作品集里其他新人作品时,发现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展台上的射灯洒下暖光,照在那些带着青涩与热忱的诗句上,仿佛也照亮了她在诗歌职场中刚刚起步的路。而林深始终站在半步之外,适时用提问引导观众深入理解作品,两人的配合如同诗歌里对仗工整的韵脚,在质疑声中谱写出属于墨韵的答案。

    交流会散场时,暮色已将城市染成浓稠的焦糖色。林深撑着黑伞,伞面倾斜出恰到好处的弧度,将苏棠妥帖地笼罩在伞下。两人踩着水洼倒影,在梧桐树影斑驳的街道上漫步,皮鞋与帆布鞋的脚步声渐渐合上了同频的节奏。

    其实我偷偷观察过你。林深忽然开口,镜片后的目光藏着笑意,在你讲解《雪线之上》那首诗时,眼睛亮得像藏了整片银河。苏棠的耳垂瞬间发烫,想起自己当时为了阐述诗歌中冰川裂缝里生长的蓝莲花意象,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咖啡馆暖黄的灯光下,林深推来一杯手冲咖啡,杯沿浮着细小的肉桂粉,在热气中勾勒出不规则的漩涡。他说起自己在大学教授现代文学课的趣事,学生们总调侃他把诗歌讲得比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美诗简介 >美诗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