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步声渐渐走远,他松开我,声音有点哑:接着画,我盯着门。
天亮时,牡丹花瓣终于补完。我站在梯子上打哈欠,赵建军递来个军用水壶:喝口姜汤,驱寒。
我接过喝了两口,辣得直皱眉:你什么时候煮的
出门前。他接过水壶,回去睡会儿,下午还要去宣传科。
我看着他眼下的青黑:你呢不去出操
我值了夜班。他转身翻窗,记得从正门走,别让人看见。
回到家刚躺下,王秀兰就来敲门:晚秋,快看看这布料!
她怀里抱着块军绿色的确良,上面绣着小朵的野蔷薇。
照着你画的纹样缝的。她眼里闪着光,建军说,让你给参谋们设计夏装。
我手指抚过布料:他什么时候说的
就刚才啊,王秀兰笑,他站在院门口,说‘别告诉她是我提的’。
下午去宣传科,科长乐呵呵地说:小林啊,壁画可以接着画了!周政委亲自批的!
我翻开速写本,看见昨晚画的牡丹旁,不知何时多了道铅笔线,像是个军人的剪影。
知道是谁帮你说话吗科长压低声音,赵少校啊,在政委办公室站了半宿!
我捏着速写本没说话,想起凌晨翻墙时,赵建军后背的温度。
窗外的槐花落了一地,像撒了把碎银。我摸出储物盒里的钴蓝色颜料,在军人剪影旁点了颗星星——深蓝色的,跟他眼睛一样的颜色。
4
设计交锋
1983年6月,王秀兰抱着布料冲进我家。
晚秋,你看这斜纹布!她抖开军绿色布料,做夏装准合适!
我摸了摸布料,比想象中轻薄:领口想加个翻折边,凉快些。
行啊!她掏出卷尺,量量你肩宽,我先做个样衣。
正量着,赵建军推门进来,手里攥着张泛黄的图纸:总部要调研军装改良。
我接过图纸,是55式军装的设计稿:这领口太硬,训练时磨脖子。
他点点头:侦察兵需要活动量,口袋也得改。
王秀兰突然笑出声:哟,两口子聊起工作,当我不存在啊
赵建军耳朵发红,转身要走:你们忙,我去营区。
等等!我举起画稿,肩章线这么画对吗
他凑近看,袖口蹭到我手背:弧度再大点,贴合肩部。
三天后,我带着样衣去军区会议室。
周政委看着桌上的设计稿:小林啊,这袖口的暗袋是做什么
放地图和铅笔。我翻开样衣袖口,用按扣固定,不影响动作。
陈强突然推门进来:报告政委,军装改良需经上级批准!
周政委皱起眉:小陈,这是内部会议。
林晚秋擅自修改军装,陈强指着样衣,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我握紧粉笔,在黑板上画出55式和改良版对比:裤腿放宽10厘米,蹲姿更灵活。
赵建军突然站起来:侦察营申请试穿改良版,三个月后交报告。
周政委敲了敲桌子:试试也好,小陈你别泼冷水。
试穿那天,赵建军穿着样衣站在训练场上。
报告少校,新军装透气!士兵们举手欢呼。
陈强阴着脸走过:花架子,不符合条例!
赵建军解下武装带:不服来比五公里越野。
深夜我在灯下改图纸,听见院子里有动静。
赵建军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针线包:袖口开线了。
我递过台灯:我来吧,你眼神没我好。
他没松手,低头缝补:当年在边境,裤腿划破了都得自己缝。
我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