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
1984年春,军区大礼堂的玻璃擦得透亮。
我抱着油画箱站在门口,周政委冲我招手:小林,美术工作室就设在这!
报告政委,我指了指墙上空白处,想画组《边疆卫士》系列。
他推了推眼镜:画什么你说了算,经费找赵主任批。
正说着,赵建军夹着文件夹进来,肩章换成了中校军衔。
周政委,宣传队排练场地......他话没说完,看见我手里的调色盘。
你们聊,周政委笑着出去,别耽误艺术家创作。
工作室挂牌那天,王秀兰抱着布料闯进来。
晚秋!她抖开米黄色的确良,给模特做衬布咋样
我摸了摸布料:太软了,要挺括点的,像军装布料。
赵建军靠在门框上:仓库有库存斜纹布,让军需处送过来。
王秀兰冲他笑:哟,赵主任现在懂布料了
他耳朵发红:跟设计师学的。
第一个模特是侦察连的小周,站在画架前直紧张。
放松点,我调着钴蓝色,就当在训练场擦枪。
小周咧嘴笑,手还是攥得发白。赵建军突然走进来,往他手里塞了把枪。
握着这个,他拍了拍小周肩膀,比站军姿轻松。
画布上,士兵的手搭在枪托上,袖口露出道旧伤疤——那是小周在边境巡逻时留的。
《边疆卫士》第三幅画到半夜,赵建军推门进来,手里端着搪瓷缸。
喝口莲子粥,他放在调色盘旁,王秀兰煮的。
我盯着画布上的星空:星星颜色太单一,缺层次感。
他凑近看:侦察兵夜间行军,星星是灰蓝色的。
我抬头看他:你怎么知道
七九年在猫耳洞,他声音很轻,星星就这颜色。
全国美展征稿前三天,我在工作室刷最后一层清漆。
赵建军蹲在旁边擦军靴,突然说:这画里的炊事员,像老陈。
我笑了:他总说包子比枪重要,该上画布。
明天我陪你去北京,他掏出罗盘看了眼,火车七点发车。
宣传队排练呢,我摇头,你走不开。
他抬头看我:你的画展,比什么都重要。
美展颁奖那天,赵建军穿着便装坐在台下。
下面有请《边疆卫士》创作者——
主持人话音未落,台下突然响起掌声。我看见赵建军嘴角上扬,手里攥着我送的蔷薇领针。
这幅画献给所有军人,我举着奖杯,是他们教会我,什么是真正的钢铁与温柔。
回到江北城,周政委拍板成立文化宣传队。
建军啊,他指着礼堂舞台,让小林当艺术指导,搞点新花样!
赵建军立正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我在旁边翻速写本:想加些现代舞元素,配军乐。
周政委挑眉:会不会太前卫
报告政委,赵建军突然说,侦察兵都在学迪斯科,战士们喜欢。
排练厅里,王秀兰举着布料追我:晚秋!这红绸子做腰带行吗
我接过比划:要配军绿色外套,领口加金色滚边。
赵建军靠在钢琴旁:演出服别太花哨,影响战术动作。
我白他一眼:知道了,赵主任。
他突然走近,压低声音:叫建军。
军民联欢晚会当晚,大礼堂坐得满满当当。
我在后台给演员补妆,赵建军穿着新军装进来,胸前别着蔷薇领针。
紧张吗他伸手替我理刘海。
你呢我看着他肩章,第一次当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