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一样紧绷清醒。

    就是它了。星野一周前投稿压缩包的图标在我指尖悬停,像是开启潘多拉魔盒的按钮。双击。解压。十几个文件整齐地列在文档管理器里,除了一个加密的PDF(大概是星野的创作笔记或参考),其他都是纯文本文档(.txt),文档的命名简洁得像代码。

    我的心跳在胸腔里不规律地闷响。每一次星野稿件的抵达,都会在编辑部引起一阵带着点隐秘兴奋的微澜。他的文字有种魔力,冰冷、锋利、带着奇诡的想象力和深入骨髓的孤寂气息,像一场拒绝融化的暴风雪。而今天,在这种十万火急的倒计时情境下打开它,多了一层近乎亵渎的窥探感。

    杨姐催命似的微信又蹦了出来:林溪,稿子看了吗抓紧!

    4

    真相浮面

    目光锁定了最新修改日期的一个文件:《灰烬与棱镜(第四稿)》。点开。屏幕上跳出密密麻麻的黑色字符。没有任何华丽的排版,就是最简单的纯文本,素白底子上流淌着一个个黑色的音符:

    ……暮光沉入冷却的熔炉,

    城市在静脉尽头凝结成块状冰蓝。

    那些被我们称之为‘爱’的暖流,

    不过是地壳深处偶然逃逸的辐射……

    熟悉的风格扑面而来!每一个意象都精准如冰冷的手术刀,精准刺入喧嚣表皮下的静默内核。他营造的是一种广袤的冰冷空间,却又在那彻骨冷寂的中心点,埋藏着一点足以烫伤灵魂的火种——那点被强行压抑下去的、对人类联结近乎绝望般的渴望。

    我迅速滚动着页面,心跳随着文字的推进忽快忽慢。一行行诗句,甚至某个特定的、带着星野标志性孤绝感的转折句式,像沉入深海的锚钩,在我记忆的泥沼里搅动,打捞起一些碎片——

    咖啡店里橘黄的灯下,小李笨拙地用指尖点着打印稿,皱眉思索:我总感觉这里……‘荒原中央矗立的不是墓碑,是刻满失效咒语的里程碑’……‘失效咒语’的表达还不够狠,太温和了,应该更……嗯,更冰冷一点他当时挠着头,努力想找一个更凌厉的词。

    屏幕上的诗句闪烁着荧光:荒原中央矗立的并非墓碑,是咒语失血后钙化的指骨残碑。

    词眼不同,但那种以物化来凸显荒凉虚无、并最终指向语言失效本质的核心构想,如出一辙!甚至那锐利无情的用词偏好——放弃温和的失效,选用极具暴力感的失血和钙化——这不正是那天他想表达、却没能精准抓住的那个更狠一点的方向吗!

    还有一处!一个异常独特的比喻。屏幕上是……镜面碎裂的声纹,模拟着一场海啸在玻璃峡谷深处窒息的哀鸣。我的指尖在鼠标滚轮上停住,血液似乎涌向了指尖。

    某次在便利店买了速食饭团做午饭,我们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几只鸽子咕咕叫着在脚边踱步。他撕开饭团的包装,塑料薄膜在下午的阳光里发出呲啦一声。他当时顿了顿,看着手里皱成一团的塑料薄膜,突然若有所思地对我说:林溪,你看这声音,他模仿地轻轻又撕了一下空气,像不像……嗯……像不像海啸被压缩进一根细细的吸管里力量还在,但空间太小了,憋得只能发出这种‘呲’的尖响

    我当时还被他这个古怪又精妙的比喻逗笑了。

    而现在屏幕上这句——模拟着一场海啸在玻璃峡谷深处窒息的哀鸣!几乎就是他那天描述的完整诗化版本!

    是巧合吗是灵感被同一场雨、同一种都市孤独所激发的意外暗合一次、两次……还可以说是偶然的灵光交汇。但当这种来自核心肌理层面的相似性,如同细密坚韧的蛛丝般,越来越多地从记忆中浮现出来,纠结在一起,缠绕向同一个人——那个站在书架光影分割处、此刻眼神复杂难辨的咖啡师小李……一种巨大的、颠覆性的猜测,如同冰山轰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书店的弦外之音简介 >书店的弦外之音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