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哎哟!小伙子,你是这楼的吧大妈一脸惊魂未定,压低了声音,可不得了!444号房出大事了!杀人啦!听说人被塞进衣柜里了!哎哟喂,这世道,变态咋这么多哦,吓死个人了……
我僵在原地,血液仿佛瞬间凝固。嘴唇哆嗦着,喃喃自语:我住445……隔壁是444……那晚……那晚我听到的‘咚咚’声……到底是什么……
第三章
警察
我叫陈锋,市局刑侦支队重案组组长。
此刻,我站在城北安居苑4号楼444房的客厅中央。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令人作呕的混合气味——浓烈的腐败恶臭像有形的粘液,死死糊在鼻腔黏膜上,消毒水刺鼻的味道徒劳地试图掩盖,却反而与血腥味交织出一种更令人反胃的气息。
技术队的闪光灯在昏暗的室内此起彼伏,每一次亮起,都短暂地撕开一片惨白的光域。法医老赵蹲在敞开的衣柜前,眉头拧成了死结,口罩上方的眼神凝重如铁。
衣柜里,蜷缩着一具高度腐败的男性尸体。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在一周左右。死因清晰而致命——锐器精准刺穿心脏,手法干脆利落,透着一种冷酷的效率。
但凶手显然无意彻底隐藏尸体。死者一只手臂以一种极度扭曲的角度,从衣柜缝隙中顽强地伸了出来,五指僵直地张开,仿佛在生命最后的瞬间,拼尽全力想要抓住什么虚空中的希望。这姿态,与其说是藏匿,不如说是一种仓促的抛弃,甚至……带着点病态的展示意味
陈队,技术队的小李戴着口罩,声音闷闷的,递过一个透明物证袋,门框内侧发现的,非常隐蔽。袋子里躺着一枚深褐色的小塑料纽扣,样式普通廉价,但边缘处,一点暗红近黑的凝固物异常刺眼——疑似血迹。
隔壁445的住户,王强,年轻警员小张快速汇报着初步走访结果,反映一周前深夜,确切说是上周三凌晨一点多,听到这屋里有持续的、沉重的敲击声。他形容……有点像剁肉。后来几天,楼道里开始有臭味,越来越浓,他以为是垃圾没清理。
小张顿了顿,继续道:据王强和几个邻居回忆,444住的是个叫李文的年轻男性,典型宅男,沉迷网络游戏和。但案发前几天,李文似乎给家里做了次彻底的大扫除,兴奋地跟邻居提过,说他网上认识的一个‘大神’、‘偶像’要来面基。王强印象里,那人好像叫……张默。
张默……
这个名字像一颗冰冷的子弹,瞬间击中了我紧绷的神经。就在前两天,梳理邻省关于张三流窜案的协查通报时,这个名字就曾作为关联人物模糊地出现过——Q省A市第一起命案受害者的邻居提到过,案发前不久,有个自称悬疑作家姓张的男子在附近采风,问了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查张默!立刻!马上!我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一,查他一周前的详细行踪!特别是离开本市后,是否真如他所言去了目的地,见了谁!二,调取他案发时间段前后的所有通话记录、消费流水、交通票据!三,立刻联系Q省和W省兄弟单位,把张默的资料和他们‘张三’案现场发现的任何目击信息、微量物证、尤其是生物检材,进行交叉碰撞比对!快!
无形的巨石沉甸甸压在胸口。张三案是省厅挂牌督办的A级通缉,跨省流窜,手段凶残,反侦查能力极强,像条滑不留手的毒蛇,在多省交界处神出鬼没。现在,本市又添新案,时间点恰好卡在张三可能潜入本市的窗口期!是张三流窜至此再开杀戒还是有人模仿其手法或者……眼前这衣柜里的死者李伟,就是那个穷凶极恶的张三本人
法医老赵站起身,摘掉沾满污迹的手套,面色比刚才更加严峻:陈队,初步看,死者后脑有陈旧性钝器击打伤,形成于死前不久,但不足以致命。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