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六、旷世奇才荀文若
    韩馥是颖川郡人,在他当权期间,很重视人才引进,曾派人到老家招聘名士,荀谌、辛评、辛毗、郭图等人大概就是那个时候来到冀州的。韩馥的策略是用颖川郡人压制冀州本地人,这恐怕也是韩馥跟下属关系搞不好的原因之一。

    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当领导的要坐稳位子,不能让下属太团结,要设法让他们斗起来。韩馥可能就有这样的潜意识,作为一个外地人,他最担心的就是压不住本土势力,所以他有意制造出派系斗争,以此平衡各种势力。

    但派系斗争对政权稳固的伤害更大,韩馥手下能人众多,但战斗力不强,缺乏凝聚力,韩馥本人也没有足够的威望,这些原因造成了他最后的失败。

    袁绍夺权之后,沮授、田丰、审配等本地人争先恐后到城门口迎接袁绍进城,袁绍一改韩馥的做法,开始重用冀州人士,用冀州人把颖川郡人压下去。但他也留了一手,他也要搞平衡,用的是汝南郡人,那是他的老乡。

    袁绍也学韩馥的做法,派人到老家汝南郡搞人才招聘。冀州人很郁闷,原来的领导重用老乡压他们,好不容易下台了,换上来的领导继续这样搞。汝南郡人、颖川郡人、冀州本地人在袁绍阵营里成为三大派。

    袁绍对手下人派系斗争情况很清楚,但他只当没看见,有时候还会来点小权术,让他们斗得更厉害。由于袁绍默允和纵容各派争斗,以后在他的阵营里,逢纪与沮授不合,审配与许攸交恶,郭图一直想找机会置张于死地,重要的文臣武将都陷入内斗之中,为袁绍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从这个角度反观曹操用人则明显高出一个层次,曹操不拘一格用人已为大家所熟知,他用人还有一个特点:反对派系斗争。作为一个有事业心的领导,如果看到手下派系斗争很严重却任由其发展,最终受伤害的一定是自己。

    曹操阵营里团结工作做的相对较好,袁绍、刘表、刘璋、刘备乃至孙权都做不到这一点,一来出于曹操的个人权威和领导魅力,对属下产生了凝聚力,二来是曹操在人事安排上更讲求公平,反对拉帮结派。

    到了后期,曹操在选接班人问题上出现了犹豫,给喜欢拉帮结派的人以可乘之机,内部出现了两大派,严重削弱了曹魏的实力。这从反面说明,一个组织出现内斗,对谁都不会是件好事。

    荀谌当初应韩馥之邀来到冀州,开始挺受重视,袁绍势力起来之后,荀谌一看不妙,主动抛弃老乡韩馥,投靠了袁绍,为袁绍取得冀州立下了大功。袁绍掌权后,重用沮授等冀州人和汝南郡人,颖川郡人有些失势,荀谌无可奈何。

    荀谌的哥哥就是被何称为有“王佐之才”的荀。受荀谌的影响,荀也来投靠老乡韩馥,刚到冀州,正好赶上韩馥下台、袁绍上台。

    荀字文若,生于163年,此时二十九岁,小曹操八岁。小的时候,荀就显露出相当的才华,袁绍的坚定支持者、“奔走之友”骨干成员何见到他,很是惊讶(异之),说:“这是能辅佐君王成就大业的人才呀(此王佐才也)。”何看人很毒,曹操还是刚参加工作的小青年时,他就看出曹操日后能成大事。在荀更小的时候,他看出此人日后能力不凡,关于这两个人,何都说对了。

    荀后来也被举为孝廉,参加工作,担任守宫令一职,这是个较低级的职务,属九卿之一的少府寺,掌管皇宫所用纸笔、墨、封泥等办公用具。荀在宫中供职的时间是永汉元年,即189年,这是献帝刘协的第一个年号,只用了四个月,所以习惯上还把这一年称为中平六年。

    袁术围攻南北宫、大杀宦官的时候,没准荀就在场,但他躲过了这一劫。董卓把控朝廷后,荀的叔父荀爽由布衣百姓直接担任了三公。在荀爽的帮助下,荀得到一个亢父县令的职务。这个地方在哪里荀并不想知道,因为他的目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曹操秘史1·英雄出道本无奇简介 >曹操秘史1·英雄出道本无奇目录 > 六、旷世奇才荀文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