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敌人的联合军事行动
兵打仗水平居然这么差,如丧家之犬般一路逃命。从此之后,袁术心中的雄图大志锐减,不再奢望吞并中原、虎步天下,能偏安于淮南一隅他已经相当知足了。
由匡亭到宁陵,曹操现身说法地给老朋友上了一堂军事课,把袁术打服了。
其实,袁术敢于轻军冒进,在于有公孙瓒和陶谦的配合,他们原计划统一行动,从各个方向同时向曹操施压。袁术一直逃到九江郡都还纳闷:另外那两个哥们干嘛去了?
其实,公孙瓒和陶谦并没有失约。公孙瓒一边与与袁绍艰苦对抗,一面派他任命的兖州刺史单经和平原国相刘备配合袁术的行动。单经率部进驻平原国,刘备率关羽、张飞、赵云等人进驻高唐县,这里在平原国境内,正好位于东郡的北部,其中高唐县距东郡的东武阳、东阿等地已经不远了。
据陈寿记载,陶谦也参加了这次联合军事行动,他进驻的地方是发干。但如果对照着地图看一下,这似乎又是不可能的。发干县属东郡,距曹操的后方基地东武阳不过四五十里路,陶谦能否将部队布防到这么纵深的地方另当别论,身为徐州刺史的陶谦能否离开徐州,越过多个敌占区,到千里之外的发干县来,就首先是个疑问。
也许发干县确实有徐州的小股部队,但不是陶谦本人率领。
陶谦如果配合袁术、公孙瓒联合行动,可行的方案是攻击徐州的北邻,即兖州刺史部的泰山郡、任城国、东平国、山阳郡等地,给曹操制造麻烦。从后面的事态发展看,陶谦也确实这么做了。
上述联合军事行动将使曹操北面、南面和东南面同时受敌,兖州将十分危险。但曹操轻易化解了这场危机,原因是:时间差。
联合军事行动之所以称为联合,必须在时间、地点上达到默契。北路的单经和刘备到达预定地点后,袁术的队伍还在路上,这样曹操在袁绍的支持下,很从容地先解决了北面之敌,他们主动出击,将刘备和单经击退。单经撤走,刘备退保平原国,公孙瓒方面首先退出联合作战。
曹操一路追击袁术的时候,陶谦本可以帮忙,但一来路途有点远,二来陶谦想保存实力,他抱着先看看再说的想法,想等曹操和袁术打上一阵再上前帮忙。让陶谦吃惊的是,呼声一向很高的袁术,军事才能竟如此之差,被曹操一路打来,没有任何招架之功,只有逃命的份儿。见此情景,陶谦放弃了增援行动。
这样,三方联合作战计划被曹操成功瓦解,打退了刘备、单经,打跑了袁术,剩下一个陶谦,那就好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