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后来我却被各种任务压得喘不过气,写稿写到废寝忘食,却始终觉得自己的文字与灵魂渐行渐远。也许,我从小就有逃避的性格,一旦环境变得艰难,就想到远方,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现在,回到家乡,却也在茫然中徘徊——我究竟要成为谁是留在家乡的人,还是继续漂泊的旅人
一位同学发我消息:辰辰,听说你回家了还想来北京吗我给你推荐岗位。我敲了回信息:谢谢,但我现在不确定。发完后,我把手机放进口袋,继续沿着小路往前走,走进更深的树林。
树林另一边是一条小溪,溪水清澈,冰冷刺骨。我脱下鞋子,把脚伸进水里,寒意像针刺一样传遍身体,但那种清冷也让人头脑格外清醒。我捡起溪水中一块光滑的鹅卵石,举起放在胸口,感受它的温度与重量。外面的世界对我来说既遥远又亲切,而家乡对我来说亦是温暖又陌生。
我坐在河床上的大石头上,看着水流一层层冲刷着石块,宛如岁月洗礼一切。我忽然明白:自己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一个大城市的光鲜,也不是仅仅回到小村落的安稳,而是在于找到那个能让我心安与有所担当的归处。或许,我可以把自己在北京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家乡的素材结合,做一些既扎根乡土又能触及外部世界的有意义的事情。想到这里,我的心里一下子生出了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来自对未来暂时的未知,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走回家的路上,太阳已经升起,将村庄镀上一层金边。父亲正在屋前修理破旧的屋檐,看到我回去,就放下工具,招手示意。我走过去,拍拍父亲肩膀:爸,我决定了,我想留在家里,利用在北京学到的知识,做些有意义的事。父亲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只要你踏实干,爸妈都支持。我看着他风霜刻画的脸,点了点头,感觉胸口一块石头终于放下。
当晚,我和张晓彤坐在院子里,商量着可行性。她拿着笔记本,把我们脑海中闪过的灵感一个个写下来:拍摄乡村纪录片,用自媒体平台推广各地特色故事,帮助村里农产品搭建线上平台,打造乡村旅游路线……我们聊到深夜,直到满天星光,我才意识到眼前这个人,是我此生最想并肩作战的伙伴。
7
第七章
创业启程
第三天,我们正式开始筹划创业。从选品到脚本,从拍摄设备到网络推广,一切都显得既新鲜又繁琐。我们把家里仅有的积蓄拿出来,买了一台二手的单反相机、一部能录高质量视频的手机,还有一些灯光、麦克风等设备。与此同时,我们给父母请了几天假,希望能拿出最好的状态去闯一闯。
我们先从村里的日常做起:拍摄村头老杨树的故事——村里的老人说,这棵杨树见证了无数人的喜怒哀乐;然后拍摄清晨田间忙碌的农夫;再到黄昏时分河边打鱼的老大爷和做手艺的老阿姨。镜头里,村庄的每个角落都显得古朴而质朴。我们把视频剪辑好,配上我的旁白和张晓彤的音乐,在自媒体平台村村故事公众号发布。刚开始,量寥寥无几,只有十几个人点开;但我们并不灰心,每天坚持更新,调整标题与配图的风格,慢慢地粉丝数量开始上涨。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创业并不是凭借激情就能成功,更多时候是要有耐心、细心和足够的坚持。第一周,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天蒙蒙亮的时候起床,拍摄、采访、剪辑,然后再根据粉丝留言进行优化。每当深夜回到家,我累得无力爬上床,却又带着充实与希望入眠。张晓彤更是几乎夜以继日地写文案,她常常眯着眼睛对我说:这一集要讲好农夫的生活,这道菜的烹饪过程要拍细节,才能让城市人有代入感。
我们的努力很快见到了回报:第二周的一期关于村里老街坊做年货的短视频突然爆红,几万次的播放量让村里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村口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