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青石板路上还凝着晨露,苏蘅裹紧了身上的旧布衫,怀里药单攥得死紧。

    师父病得重,咳了一夜,开的方子比往日都急,她头一回独自来守诺药行取药。

    青芜医馆,苏姑娘

    谢砚从账本后抬头,看见一个瘦小身影立在门口,发髻不整,裙摆沾灰,却站得笔直。

    他皱眉,正要吩咐伙计去拿药,却被对方轻声打断:

    劳烦拿药时核对一遍当归、黄芪、茯苓和炙甘草的份量。

    这话听得谢砚微怔。

    以往那些医馆学徒哪有这般细致,大多是拿了药就走,哪里会在意分毫之差

    他多看了她一眼,目光落在她脚边那双洗得泛白的绣鞋上,没说话,亲自下去取药。

    不多时,一大包药材递到她手中,沉得几乎抱不住。

    苏蘅低头检查了一遍,才点头道谢,转身迈出药行门槛。

    哎呀——

    她脚下不知绊了什么,整个人踉跄一下,药材袋脱手而出,哗啦一声洒满一地。

    碎叶断枝混在青石缝里,她蹲下来,一片片捡起,连摔成两半的茯苓也小心包好。

    谢砚站在柜台后看着,眉头越皱越紧,刚想开口训一句,却见那小姑娘捧着碎茯苓,轻轻吹掉上面的尘土,小心翼翼用油纸包起来。

    他喉咙里那句责备生生咽了回去。

    他从柜台后走出来,将一方干净帕子递过去:下次让学徒来拿便是。

    语气依旧清冷,眼里却有了笑意。

    苏蘅接过帕子,低声说了句谢谢,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灰,把重新包好的药材一一收好。

    她没注意,谢砚在递帕子的时候,袖口还残留着蜜糖的香气。

    等她抱着药材回到青石巷口,阳光已经爬上屋檐。

    风不大,吹得她额前碎发微微飘动。

    她走得很慢,怀里沉甸甸的,每一步都踩得稳。

    直到快到医馆门口,她闻到一股甜甜的味道,停下脚步。

    从药材堆里翻出一小包晒干的蜜枣,上面还有一张叠得方正的纸条。

    展开一看,字迹清峻有力:

    甜的,试试入药如何

    苏蘅怔了怔,手指轻轻摩挲过那几个字,笔锋清峻,力道却不重,仿佛写这张字条时,是有人坐在窗边,一边晒太阳一边随手写的。

    哪有药商随便送人蜜枣的她皱眉自语,心里却像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泛起一丝说不清的暖意。

    黄昏时分,天边最后一抹霞光染红了屋檐,苏蘅蹲在灶前熬药。

    炉火跳跃,药罐咕嘟作响,她望着那团跳动的火苗出神,耳畔忽地浮起今日谢砚那句:下次让学徒来拿便是。

    语气冷,眼神却温和。

    她想起他递帕子时袖口的蜜糖香,想起他转身去取药时略显匆忙的脚步,再想到他最后那一句:她不是普通的医馆丫头。

    她心头微微一动,低声重复了一遍他当日说的——

    药材不欺人。

    念了三遍,记在了心上。

    夜色深了,她将师父安顿好,坐在窗边翻着《证类本草》,目光却时不时扫向那包蜜枣。

    她想着,若真入药,该配何物才不喧宾夺主……

    第二日清晨,青石巷的雨总是下得绵密,打在檐角瓦片上,敲出一串串清脆的响声。

    自那日谢砚送了蜜枣之后,他便像是找到了新的癖好,每日都要往苏蘅的药包里塞些试用的甜物。

    从晒干的蜜枣,到炮制好的陈皮,再到一小罐腌渍梅子,皆用素纸裹得方正,字条也写得一本正经:尝尝看入药如何

    苏蘅嘴上总抱怨:药柜快塞不下了。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药柜里的甜简介 >药柜里的甜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