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1章 两难
    天色已经偏晚,村道上的人影依旧稠密。

    摔下井的二柱和三狗被几名年轻小伙合力拉了出来,用门板架着,一路抬进村长老屋后厢房。几个婆子早已在屋里张罗起来,有的烧姜汤,有的翻药篓找跌打草药,一边敷在伤处,一边嘴里嘟囔着老祖宗留下的避煞口诀。

    “这事邪门儿。”有人小声嘀咕,“以前咱们村这么些年,哪回井里塌过?”

    “甭说塌,咱小时候在井边玩也没见出过事儿啊。”

    门外,顾云站在院角。他本想跟着进去看一眼那俩小子的。但眼下人来人往,他反倒站住了脚,手里还混着土腥味,指甲缝里沾了褐色的湿泥。他望着屋里婆子忙碌的背影,却没动一步。

    张连山倚在院墙边,一根旱烟杆叼在嘴角,早没火了,却还是一口接一口地抽。他脸色灰白,眼神却清明得像寒冬冰面下的水,一丝不漏地盯着每一个来来往往的人影。

    “张爷,歇会儿吧,您都呆着这么长时间了。”刘麻子递过一壶热水,“别撑着。”

    “撑什么。”张连山没接,抖了抖烟杆子,把烟灰磕在墙根的青石板上,“清井这事儿是我负责的,出事儿了我不看着谁看着?”

    刘麻子一时语塞,只得站在一旁陪着。

    不多时,张连山看了眼天色,吩咐身边一人:“去喊王老坤、宋老秀、周拐子他们几个,跟我去槐树下面,唠唠井的事。”

    “张叔,这事儿……不等明天?”

    “不等。”他语气坚定,“今儿不定清楚,明儿天一亮就得乱。”

    吊罐沟村村口,几位村中年纪最大的老人围坐在树下,昏黄的油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

    张连山坐在一旁,脸上没什么表情。他将井下的情形一五一十说了出来,尤其是那一道人工凿出的地道和墙上的异样凿痕,一字不漏。

    “塌的不是土,是掏空的,像是有人最近挖过。”他说道,“而且还有股子味儿,不像是土腥,更像是……尸腐。”

    这话一出,屋里顿时静了。

    王老坤是张连山的本家叔祖,九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他搁下烟斗,沉着脸道:“老井不能深挖,这是祖训。”

    “以前我阿爷还说过,井底压着东西,是咱村的‘镇水物’。”宋老秀声音有些发颤,“说是清末那阵,旱得厉害,有人想掏深点取水,挖到一口石棺。棺是黑漆的,没盖子,底下爬满了水蜈蚣。后来才请人封住的。”

    “你这话,我也听我娘说过。”周拐子接话,“那时候还有人说,那不是水蜈蚣,是——是淹死鬼成蛹了。”

    话落,众人面色更白了几分。

    张连山没说话,只是默默点了烟,香烟缭绕,一缕飘得直冲树上。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不管以前是真是假,这口井不能再用了,也不能乱动。”

    “可吃水咋办?”有人忧心,“人不吃水咋活?”

    “先稳住。”张连山点点头,“明天我再看一遍,如果真不能动——那就得另想法子。”

    这时,不远处外忽传来吆喝声。

    “胡三他们回来了!”有人叫道。

    院口的石板路上,胡三一边擦汗,一边挥手招呼,“快,快帮着抬水罐,这路老远,驴拉的话都能走瘸了!”

    他带回十几人,人人肩上背着水罐,有的是满的,有的还剩半桶。

    张连山带着树下的人出来迎,一见胡三脸色不对,立马问:“怎么?没借成?”

    “借是借了。”胡三皱眉,“可跟你说吧张叔,那不是借水,是买水!”

    他把在吊罐沟的经过一五一十讲了出来:村里头家家闭门不出,说是在赶灯活;村长黄浩虽然接见了他们,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尸解仙简介 >尸解仙目录 > 第31章 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