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两难
态度颇为傲慢,开口就要“每人一块”。
“我一听就想直接走人,”胡三说着还气得牙痒,“可一想村里老少上百口都得喝水,我就压了火,十五块,才让我们打水。”
“这也太不近人情了。”有人骂道。
“他还骂咱,说咱穷,说咱井塌是‘断了命根子’,都不是好话。”同行的一个年轻人怒道。
张连山没说话,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几分。
“这么说,借水是没路了。”有人叹气,“那咋整?”
“可水咋办?”、“我家锅都干了。”、“小孩喝水都得省着喝。”声音接二连三,像锅里烧开的泡,一下炸开。
有的婆子直接哭起来,“这日子还咋过?井没了,水断了,这是要我们全村断气啊!”
也有脾气爆的汉子站出来骂娘:“不是说老井不能乱动么?这不是动了出事了吗?谁下的井,谁负责!”
“你闭嘴!”刘麻子一听就急了,“人掉下去不救?你有胆你当时怎么不下去!”
眼看局势要乱,张连山猛地一拍手掌:“都给我闭嘴!”
人群里顿时安静。
“你们要吵就吵去。”他声音沉得压得住全场,“可再闹下去,水照样没,命照样丢。”
“井不能用了,这是定下的。”他顿了顿,“借水也行不通了,那就只剩两条路。”
“第一,哪天找几个人进城叫人,查查咱村水脉,看看能不能另打新井。”
“第二,咱们就去那河里面打水去。”他说完,自嘲地笑了笑,“可你们那河里的水那么浑,能是人喝的?”
“这不行那不行,那直接打井不得了?”有人怯声问。
“打井至少得找个会看地方的人,还得凑人手、请人挖井,这少说几百块,咱村现在——有这钱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不言语。
良久,有老汉抖着声音说:“要不……用旧法?我听我祖上说,旱年里请‘走水龙’的,摆坛做法,招水龙入村,能应雨应井……”
“得了吧。”张连山立马摇头,“那东西要真有用的话这井也就不会出事儿了。”
“可现在咋整?”一婆子喊,“小娃子要喝水,地里面庄稼也等着用水!”
“那……要不去请山那头的道门?”又有人建议,“听说那边有个下山的道士,灵得很。”
“等明天再说。”张连山终于开口,“今晚你们该歇的歇,该守人的守,家里桶里的都省着点用。”
“赶明儿天亮了,我亲自再下一趟井。”
他望向西方天际,一轮弯月挂在树梢头,月光清寒如水,洒在村子干裂的地皮上。
风里隐隐传来枯草翻卷的沙沙声,像远处谁在低语。
而那口塌下去的老井,悄无声息地,敞着一个漆黑的口子,像极了一个窥探人间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