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章
话音未落,白发教授猛地将竹杖敲在案几上,震落的墨迹在大将军卫青传的空白处晕染开来:漠北之战斩敌首两万,封狼居胥,岂是一句外戚能道尽窗外秋雨淅沥,打在庑殿顶的瓦片上,仿佛千年前的马蹄声自时空深处传来。

    长安西市的听风茶楼里,醒木重重拍在八仙桌上。老说书人捻着雪白的胡须,惊堂木第三次落下时,满堂茶客皆屏息凝神:诸位可知那玉蝉钗他压低声音,油灯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化作挥舞长剑的剪影,卫皇后那日摘下玉蝉,东珠滚落满地,每一颗都映着未央宫的血......角落里,一位身着胡服的商人手一抖,刚斟满的葡萄酒洒在波斯地毯上,暗红的酒渍恰似史书里记载的巫蛊之祸。

    考古队进驻未央宫遗址那日,洛阳城万人空巷。年轻的女博士握着毛刷,在椒房殿基址清理出半枚残破的瓦当,当面的朱雀纹栩栩如生。突然,铁铲与硬物碰撞发出清脆声响,土层深处露出半截泛着幽光的玉簪。当考古人员用竹签小心翼翼剥离泥土时,围观百姓中爆发出惊呼——那支残缺的玉蝉钗虽已失去东珠,断裂的蝉翼却仍保持着振翅欲飞的姿态,雕刻纹路里甚至嵌着千年未化的朱砂。

    深夜的太史局内,首席编纂官凝视着新出土的简牍。竹简上的隶书虽已斑驳,但卫氏冤狱四字仍清晰可辨。他推开窗,望着洛阳城璀璨的灯火,想起白日在博物馆见到的玉蝉钗——展柜玻璃映出参观者各异的神情:有少女为卫子夫的悲剧叹息,有孩童惊叹卫青的战功,更有老者抚着展柜喃喃自语:这裂痕里,刻着整个大汉的魂。

    卫青墓前的祭台上,不知何时多了坛杏花酒。守墓老人用袖口擦拭坛身,忽然发现酒坛下压着张素绢,墨迹未干的字迹力透纸背:骠骑将军霍去病敬拜舅父。他望着渐渐西沉的夕阳,恍惚看见两个少年纵马而来,一个手持青铜剑,一个背着彩绘弓,他们的笑声惊起墓冢旁的寒鸦,翅膀掠过烈侯卫青的残碑,将斑驳的字迹割裂成跳动的光影。

    博物馆的展柜前,络绎不绝的参观者驻足。有西洋传教士架着铜制望远镜仔细观察玉蝉钗的裂痕,在羊皮纸上绘制精密的素描;有江南来的绣娘对着展品反复比对针法,试图复原当年的工艺;更有孩童踮着脚尖,向父母追问那个关于将军与皇后的故事。当夕阳的余晖穿过博物馆的彩绘玻璃,洒在玉蝉钗断裂的蝉翼上,金丝修补的痕迹竟泛起流动的光晕,恍若历史长河在此处泛起涟漪。

    子夜的未央宫遗址万籁俱寂,守夜的更夫打着梆子走过残垣断壁。月光穿过坍塌的斗拱,在地面投下几何形的暗影,像极了未完成的棋局。风掠过荒草,传来细碎的声响,仿佛是千年前椒房殿的私语,是漠北战场的号角,是卫子夫最后的叹息。更夫握紧手中的灯笼,灯光照亮脚下的青砖——那上面浅浅的凹痕,不知是哪位帝王将相曾在此处徘徊,思索着权力的重量与命运的无常。

    晨雾升起时,长安城郊的卫青墓迎来新的访客。一位书生将写满诗文的信笺焚化在墓前,灰烬随风飘向天际。远处,洛阳城的钟声悠扬传来,惊起林间宿鸟。而在博物馆的恒温展柜中,玉蝉钗静静伫立,断裂的蝉翼指向历史的深处。它见证过椒房殿的繁华,承受过巫蛊之祸的血雨腥风,也目睹了霍氏的覆灭与卫氏的平反。这支小小的玉簪,终究成为了一个王朝的注脚,在岁月长河中,永远诉说着忠诚与背叛、荣耀与凋零的永恒命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汉宫棋局之谜简介 >汉宫棋局之谜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