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章 立威
    李邦华那句“护送太子殿下及早南下”的恳请,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皇极殿内激起了无声的巨浪。百官们垂首肃立,死一般的寂静笼罩着大殿,但崇祯能感觉到那寂静之下涌动的复杂情绪——震惊、恐惧,或许还有一丝隐秘的、对李邦华“不识时务”的嗤笑。

    “太子南迁,皇帝留守?”

    崇祯心中冷哼,李邦华或许是出于公心,但这提议在此刻抛出,不仅不合时宜,更隐隐透着一股“让君王独自赴死”的意味,难怪群臣噤声。他目光扫过李邦华那张忧国忧民却显得有些天真的脸,语气陡然转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邦华!你好大的胆子!”

    声音不高,却如惊雷般在大殿炸响。“太子名分未定,何来南迁之说?再者,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乃我大明太祖高皇帝亲立之祖训!朕在北京一日,大明国都便在北京一日!南迁之议,休得再提!给朕退下!”

    “臣……遵旨。”

    李邦华脸色一白,没想到皇帝反应如此激烈,只得喏喏退回班列。

    朝堂上的气氛刚刚有所缓和,不等下一位官员出班奏事,户部右侍郎王鳌永却按捺不住,一步跨了出来,手中笏板一举:“陛下,臣有本奏!”

    崇祯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王鳌永?这个名字在他(朱铭)的记忆里可不是什么好形象。此人前世在历史上,先是降了李自成,后又降了大清,是个典型的投机分子,而且据说家财万贯,富得流油。他此刻跳出来,想干什么?

    只听王鳌永朗声道:“陛下近日擢升内宦方正化为御马监掌印太监,暂领司礼监事,总统宫禁内外诸事。方正化不过一内廷宦官,骤登如此高位,总揽大权,是否……是否太过逾制?且御马监一向与东厂干系匪浅,陛下此举,莫非……莫非是有意重开厂卫,以鹰犬钳制百官,行昔日魏阉旧事乎?”

    果然!崇祯眼中寒光一闪。这王鳌永,看似是在质疑方正化的任命,实则是在试探他重开厂卫的意图,更是想借此煽动文官集团对宦官和厂卫的天然反感,给自己捞取政治资本。

    崇祯心中冷笑,正愁没机会立威,这王鳌永倒自己撞上门来了!他猛地一拍御座扶手,怒喝道:“放肆!王鳌永!你身为户部侍郎,不思如何为国理财,筹措军饷,反在此非议朕的用人安排,影射厂卫,挑拨君臣关系,是何居心?!莫非是想结党营私,对抗朝廷吗?!”

    不等王鳌永辩解,崇祯已然声色俱厉地喝道:“来人!给朕将这狂悖无君之徒拖出去,重打二十庭杖!”

    此令一出,满殿哗然!庭杖!那可是奇耻大辱,非有大过者不能轻用!皇帝竟然因为几句质疑就要当堂杖打一位侍郎?

    殿角的锦衣卫校尉闻令而动,如狼似虎般扑上前,一把架住惊慌失措的王鳌永。王鳌永还想挣扎呼喊:“陛下!臣冤枉!臣……”

    话未说完,就被校尉用破布堵住了嘴,硬生生拖出了皇极殿。

    大殿内落针可闻,所有官员都吓得面无人色,大气不敢喘。很快,殿外便传来了沉闷的杖击声,以及王鳌永被堵住嘴也无法完全压抑的凄厉惨叫。那声音穿透殿门,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如同鞭子抽在他们心上。

    二十杖很快打完。王鳌永如同死狗一般被拖了回来,扔在大殿中央。他官帽歪斜,朝服破碎,背后血肉模糊,鲜血浸透了衣衫,在冰冷的金砖上留下刺目的痕迹。他趴在那里,气息奄奄,连呻吟的力气都没有了,哪里还有半分刚才质问皇帝的嚣张气焰。

    整个皇极殿噤若寒蝉,官员们连头都不敢抬,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崇祯看着地上瘫软的王鳌永,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声音冰冷地响起:“王鳌永,你以为朕提拔方正化,只是心血来潮吗?你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启明1644简介 >启明1644目录 > 第7章 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