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11章 昌都劝和的格达活佛遇害
查研究,认为以牦牛作为主要运力是比较可行的办法。牦牛的主要缺点是速度慢,管理困难,但它最大的优点是以草为食,可以走到哪里吃到哪里,不需携带饲料;而且牦牛较为便宜,完成运输任务后或在断粮时,也可宰杀充食;至于管理问题,稍加训练即可解决。早在6月间,我们便派出干部到康西北牧区的石渠县,经两个多月工作,采购牦牛6000头。德格女土司降央伯姆和玉隆大头人夏克刀登等人也各卖给我们数千头到数百头不等。合计共购得牦牛144万头。

    我们将其中的9300头编为5个运输队,在战役发起后取捷径直奔昌都。其余5100头则分散给各参战部队,随军行动。为保证部队渡江,委派杨军组织从内地和当地雇请的船工在邓柯造船。仅一个多月时间,便造出可载25~30人的木船十多只。此外,参战部队还准备了一些橡皮舟和牛皮筏。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敌情是战前准备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藏军这个新对手,我们过去知之甚少。受领进藏任务、特别是进入甘孜地区之后,经过对多方搜集的资料进行研究,总的印象,藏军的素质较低,战斗力不强。历史上西藏兵民不分,遇有战事临时征集。清朝乾隆年间才决定组建正规藏军。当时规定总定额为3000人,共设“代本”6人、“如本”12人、“甲本”24人、“定本”120人;每个代本统领500人,如本统领250人,甲本统领125人,定本统领25人;以后又在定本之下设置了“居本”,统领12人。上述的各种“本”都是军官职称,以后人们逐渐也把他作为各级相应编制单位的称谓了。

    到我军进军西藏时,藏军虽已扩编为十几个代本,总兵力增加较多,但代本以下的各级编制人数仍大体保持一百多年前的规模。人们习惯上把藏军的代本、如本、甲本、定本、居本比作我军的团、营、连、排、班,其实是很不确切的。一个代本的兵员定额还不如我军的一个营。至于武器装备就更无法与我军相比。他们的主要武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英式步枪,另外每个甲本有一两挺老式轻机枪。

    藏军缺少正规的军事训练。官兵除步兵武器射击技术较好外,其他军事技术和战术水平都很低下。藏军的高级军官大都出身贵族,不少人平时作威作福,打仗贪生怕死。藏军士兵也是世袭的,因而很多是“胡子兵”。不仅军官携带家眷,不少士兵也有妻儿随军。这是一支封闭式的地方武装。民国以来,他们除在二三十年代同川军和青海的地方武装交过手外,缺少正规作战经验。除藏军外,西藏各地还有由土司、头人掌握的土兵,其装备和战斗力更差一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决战昌都:解放战争档案简介 >决战昌都:解放战争档案目录 > 第11章 昌都劝和的格达活佛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