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8章 山河月明
时,暴雨倾盆而下。朱棣的病情突然恶化,呼吸急促得如同风箱。

    杨荣、金幼孜静静地侍奉在帝王身边,一起听着帐外雨点的杂声。御帐外,士兵们望着低垂的龙旗窃窃私语,远处的狼嚎声与惊雷声交织,仿佛在预示着什么。

    "传令……”朱棣艰难地吐出两个字,喉间涌上的鲜血染红了绣着金龙的帕子。他望着帐外被雨水冲刷的军旗,内心五味杂陈。

    这一晚,榆木川的夜格外漫长。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七,榆木川的风裹挟着沙砾,将明军营地的牛皮帐篷吹得猎猎作响。八抬大轿内,朱棣瘫坐在铺着金线龙纹锦缎的软榻上,玄色龙袍松垮地挂在帝王消瘦的身躯,往日威严的面容如今只剩蜡黄与褶皱。铜盆里的参汤早已凉透,漂浮的枸杞沉在盆底,宛如凝固的血珠。

    "到……哪里了……”朱棣的声音比帐外呜咽的风声还要微弱,枯瘦如柴的手指颤颤巍巍地抓着轿帘。

    近侍太监王福赶紧凑上前,颤抖着扶住皇帝佝偻的脊背,触到的却是硌人的肩胛骨。

    小将樊忠单膝跪地,铠甲上的花纹蒙着层薄尘。这个自十岁起被朱棣收养在宫中的孤儿,此刻眼神里满是焦虑:"启禀陛下,已至榆木川!此地离京师不过……"

    话音未落,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打断了樊忠的话语。朱棣弓着身子,指缝间渗出的鲜血染红了绣着金线的帕子,在明黄绸缎上绽放成诡异的花朵。

    皇帝浑浊的双眼突然闪过一丝清明。他强撑着坐直,示意樊忠屏退左右侍卫。帐外传来甲胄碰撞的声响,片刻后,只余两个贴身太监垂首侍立。

    朱棣望着这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少年,想起当年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在一处郊外捡到浑身是血的孩童,那时的啼哭与此刻帐外呼啸的风声居然重叠在一起。

    "记住……"他抓住樊忠的手腕,掌心的温度低得惊人,"朕身死魂消后,太子就是你新的主人,你怎么对朕,就要怎么对朱高炽……”

    话音未落,朱棣又是一阵急促的喘息。樊忠重重叩首,额头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泪水混着尘土滴落在冰冷的地面。

    残阳西斜,朱棣突然挣扎着要起身。两个太监几乎是架着他挪到轿窗前。

    血色的余晖透过雕花窗棂,在他脸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纹路。远处起伏的山丘宛如蛰伏的巨兽,蜿蜒的榆木河泛着暗红波光,岸边成片的榆树林沙沙作响,仿佛无数双手在轻轻叩击棺椁。

    "喊……杨荣、金幼孜……快……"帝王的声音微弱到几乎要被风撕碎,却惊得帐外守卫猛然挺直身躯。当两位内阁大学士匆匆赶来时,正看见皇帝半倚在窗口,白发在风中凌乱如枯草,却执着地凝视着西方——那里是他五次亲征的方向,也是朱清仪口中说的“能看见星星宫殿”的地方。

    "姚广孝……"朱棣突然开口,惊得杨荣金幼孜两人浑身一颤。

    老和尚圆寂前的场景在朱棣眼前浮现:病榻上的黑衣宰相,枯瘦的手指捏着泛黄的卦象图,“陛下生于战火,亦将逝于征途"的预言犹在耳畔。

    "姚广孝说……朕会死在班师回朝的路上,还说朕会死在一个地名有木字的地方……木、隶为棣……"皇帝的指尖划过窗棂上的榆木纹理,"榆木川……原来早有定数……"

    杨荣扑通跪地,声泪俱下:"陛下洪福齐天!待臣等寻来千年老参……"

    "够了。"朱棣摆了摆手,腕间的玉扳指滑落,在车轿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金幼孜望着满地晶莹的碎片,突然想起皇帝年轻时一箭双雕的英姿,此刻却虚弱到连抬手的气力都没有。

    当二人行礼退出时,暮色已吞噬了最后一抹夕阳。榆木川的夜来得格外早,营地的灯火次第亮起,却照不亮皇帝轿中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简介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目录 > 第28章 山河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