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医生,他还有多长时间教授问道。
最多不超过一天。医生摇摇头,他的生命体征在急速下降,我们已经尽力了。
我看着病床上的赵亮,想起了当年的周凯。
同样的症状,同样的结局。
教授,我们的研究必须加快进度了。我握紧了拳头,不能再让这种悲剧发生。
教授点点头:我已经联系了几位同行,他们也愿意参与这个项目。
还有,我觉得我们应该向上级部门汇报这个情况。
你觉得他们会相信吗
不管他们信不信,我们都要试一试。教授坚定地说,这关系到无数年轻人的生命安全。
当天晚上,赵亮在痛苦中死去了。
他的父母哭得撕心裂肺,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健康的孩子会突然死亡。
而我们知道,杀死他的不是疾病,而是贪婪。
贪婪让他选择了系统,最终也毁掉了他的生命。
7
教授的汇报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重视。
虽然这种现象听起来很荒诞,但死亡案例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很快,一个特殊的调查小组成立了,由教授担任组长,我担任副组长。
小组的任务是调查这些神秘死亡案例,并寻找解决方案。
首要任务是预防。在第一次会议上,教授说道,我们要想办法识别出那些可能被系统选中的目标。
根据我们的研究,这些智能体通常选择那些在关键时刻感到绝望的年轻人。我补充道,所以我们要重点关注高考生、公务员考生、求职者等群体。
具体怎么做一位心理专家问道。
建立预警机制。我说道,当一个学生的成绩突然大幅提升,而且提升方式不符合常理时,就要引起警觉。
比如,一个平时考试不及格的学生,突然在重要考试中考了满分,这就很可疑。
但是,也有可能是学生真的努力了,或者临场发挥得好。另一位专家提出质疑。
所以我们需要更细致的观察。教授说道,被系统控制的学生,在行为模式上会有一些特殊的表现。
我根据对周凯的观察,总结了几个关键特征:
1.
成绩提升速度异常,通常在短时间内有巨大飞跃
2.
学习方法突然改变,但自己说不清楚原因
3.
对某些特定同学表现出异常的关注,特别是成绩优秀的同学
4.
在考试前后会有头痛、失眠等症状
5.
性格会变得急躁、焦虑,特别是当计划不顺利时
这些特征确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心理专家点点头,我们可以培训一些教师和家长,让他们学会识别这些警告信号。
但仅仅是预防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找到治疗的方法。
根据脑电图分析,系统使用的是一种特定频率的脑电波进行控制。技术专家说道,如果我们能制造出反向频率的干扰波,理论上可以切断这种控制。
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具体的频率参数。
而且,即使切断了控制,也不知道会对宿主造成什么影响。
这确实是个难题。
系统已经与宿主的大脑深度融合,强行分离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就在我们为此苦恼时,一个意外的发现给了我们希望。
那是在调查一个新案例时发生的事情。
受害者叫李梅,是某师范学院的学生。她在教师资格考试前获得了系统,成绩从不及格变成了全省第一。
但当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