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当晚,李志远在村委会召开了村民大会。当他解释为了保护紫灵草,开采规模需要缩小20%时,会场顿时炸开了锅。
凭什么为了几朵花就少赚钱杨大山第一个跳起来。
那些城里人就是存心跟我们过不去!其他村民附和道。
李志远早有准备。他打开投影仪,播放了一段视频:大家看看这个。
画面中是国内某矿产枯竭城市——光秃秃的山头,浑浊的河水,患病的老人和孩子...
如果我们不顾一切地开采,二十年后杨家沟可能就是这副模样。李志远关掉视频,声音低沉,我们不仅要为自己着想,还要为子孙后代考虑。
会场安静下来。刘奶奶颤巍巍地站起来:志远说得对。我活了八十多岁,见过太多只顾眼前的事了。这矿是老天爷赏的饭,咱不能一顿就吃绝了啊。
杨建国叹了口气:那依李老师的意思
我的建议是接受缩小开采规模的方案,但要争取更高的利润分成。李志远展示出一份文件,同时,我们可以发展生态旅游,紫灵草开花季节吸引游客,创造额外收入。
经过激烈讨论,村民们最终同意了李志远的提议。更令人惊喜的是,苏雨所在的环保协会主动提出帮助杨家沟申请生态保护补偿金,并联系媒体宣传这里的珍稀植物。
一个月后,开采合同正式签署。签字仪式上,杨小虎因发现紫灵草被授予少年科学探索奖,省电视台专门来采访。当被问及长大后想做什么时,孩子对着话筒大声说:我要像李老师一样,当个既懂科学又爱家乡的人!
仪式结束后,李志远独自来到学校后面的小山坡。夕阳西下,矿脉所在的山林披上金色霞光,紫灵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确保开采承诺落到实处,如何合理分配收益,如何引导村民适应即将到来的变化...
但此刻,他心中充满希望。因为在这片看似普通的山林里,他们不仅找到了地下的矿脉,更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金钥匙。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新的一课即将开始。这次,黑板上的标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12
新校落成
两年后的初秋,金色的阳光洒在杨家沟新铺的柏油路上。李志远站在校门口,望着眼前这栋三层高的崭新教学楼,红墙白瓦在蓝天下格外醒目。楼顶上志远学校四个大字熠熠生辉,楼前旗杆上的国旗迎风飘扬。
李校长,开学典礼马上开始了!年轻的张老师从教学楼里探出头来喊道。
李志远微笑着点点头,整理了一下胸前的红色领带。这是他第一次打领带,为了今天的开学典礼特意买的。
校园里,两百多名学生整齐列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他们穿着统一的校服,小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最前排,已经升入初中的杨小虎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正紧张地检查演讲稿。
操场边上挤满了村民,杨大山穿着崭新的西装,不停地调整领口;刘奶奶坐在轮椅上,由孙女推着;连赵大富也来了,站在人群最后面,神情复杂地望着这一切。
李志远走上主席台,台下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他环视着这个曾经只有三间破平房的学校,现在拥有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室的标准小学,喉咙有些发紧。
同学们,乡亲们,他的声音在微微颤抖,今天是我们志远学校正式落成的日子...
两年前的画面在脑海中闪回——矿脉开发协议签署后,国有矿业公司迅速进驻。按照约定,首期收益的30%用于村庄建设,其中教育是第一优先项。
李志远亲自参与了新校舍的设计,坚持保留了一间矿脉博物馆,展示从发现到开发的全过程,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