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紫石英”号逃跑了,南京的黎明
员令其停车,它却加大油门跑了。侦察员们朝着逃跑的汽车开了几枪,引起周围一阵惊慌。也不知从哪里射来几发子弹,带着尖利叫声打在我们身边。我一看周围全是水泥地面,没法修工事。我们不足20人,万一遭到残敌偷袭就十分危险。我要地下党同志赶快找一幢大楼作依托。他连连敲了几家大门都没有敲开。最后在旁边一条街上,经地下党同志再三说明情况,才敲开一家电力公司大楼的大门。我们立即闪了进去,侦察员在大门两边埋伏下来,严密监视外面的情况。10多分钟后,我看街上已无异常情况,立即开车往回走。
到了林森路向南拐弯的地方,又开来一辆敞篷吉普,车上坐着五个穿便衣带武器的人。凭着多年侦察工作的经验,我断定他们有问题,我跨在车门边向车上侦察员作了个下车的手势,然后命令对方停车。对方也气势汹汹要我们停车。我问他们是什么人,他们反问我们是什么人。我说我们是解放军,他们也说他们是解放军。我问他们是哪部分的,他们也问我是哪部分的。我说我们是华东野战军,他说他们是“华东挺进纵队”。我一听忍不住冷笑了一下,此时进入南京的除了35军的部队,哪有什么“挺进纵队”!一听这番号就肯定是假的。我厉声道:“少口罗嗦,投降吧!”他们坐后排的一个人突然开了枪。侦察员们一阵射击,“挺进纵队”都倒下了,一死两伤,司机也受了伤。他们这才老实招供,是留下来搞破坏的特务。
这是我们侦察队进入南京与敌第二次交火,拿侦察员们话说,“小菜两碟”。
大约晚上11点,我们在挹江门碰上了104师的先头部队,约有个把连的样子。我简单向他们介绍了城里情况,立即返回下关准备迎接我师部队。
23日早上约7点,南京维持治安委员会的同志,带来两辆国大使馆武官处的吉普,要我们立即上车,去山西路处理一座“即将被敌特引爆的弹药库”。我赶去一查,并非弹药库而是军需库。往回返途经美国大使馆附近时,车上的使馆工作人员停下车邀请我们进去坐坐,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先生想见见我,和我谈谈。我按战前学习的有关规定回答道:“我不知道什么美国大使馆,我们只承认你们是住在中国的侨民。”他生气了,说:“那就请你们下车!我们要回去吃早饭。”我觉得这样下车丢了面子。于是严肃地说:“我们也没吃早饭。你们是维持治安委员会派来协助我们执行任务的,从哪里把我们接来,就应该把我们送回哪里去。否则出了问题,你们要承担责任。”美国人摇摇头,只得继续开车送我们回下关。
就在往回返的路上,我看见我们的大部队已经进城。他们迈着整齐步伐从街上列队走过。南京群众,特别是工人、学生涌上街头夹道欢迎。他们不断高呼着欢庆南京解放的口号。这时的时间是1949年4月23日9点多。
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于4月23日早晨,从明孝陵机场匆匆乘飞机飞往桂林,逃之夭夭。国民党一时间群龙无首,军警逃光了,机关走净了,路旁的墙上、电线杆上、门板上,到处涂满了留言启事:王团长今到杭州,吾妻王美娟上海找我;三大队到宜兴集合……真是兵荒马乱,不一而足。
4月23日,对南京人民来说,是个永远难忘的日子。粟裕考虑到南京是敌人重点守备的地区,为了减少伤亡,确保一举拿下南京,在作战步骤上,首先由第35军和第34军钳制江北三涌,保证渡江兄弟部队第一梯队的突击成功。当第一梯队渡江突击成功以后,第34军在仪征一带继续佯攻,分散、吸引南京守敌的注意力,第35军则于4月21日零点对三浦发动进攻。
敌人对南京的防御部署分内外两层。外围浦口、江浦、浦镇是个三角地区。南京国防部把这个地区当做拱卫南京的大门。这里的阵地完全由据点构成。阵地前面挖有装